2)第669章 凯撒号_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好了,我们来想想看,如何才能对它进行纠缠。”

  叶铭盯着投影中那一粒熠熠生辉的模拟粒子:“当然,现在就是纯粹开脑洞了——我先赌它是一粒电子。”

  曹教授一怔,随即道:“那我赌他是一粒原子。”

  “为什么?”

  曹教授哈哈大笑:“质量越大,越好操作嘛!”

  ……

  从超级加速器实验室返回,叶铭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同时抽空回了一趟地球,打算和老婆亲热亲热来犒劳自己一下。

  结果却不想遇到漆与墨的好朋友来了,这让他无比郁闷……

  于是憋着一股劲的叶铭回到太空后便直接进驻了太空船厂,然后开始每日往返于船厂和L4拉格朗日点的太空港之间。

  船厂,是造组合型飞船,以及对人造奇点模块进行装配的地方,而太空港则会新建一座超大型的太空环状人造奇点生成器。

  毋庸置疑,这些工程放在过去,人类几乎连想都不敢想——就算有思路和设计方案,其动辄上万亿的投入也是非战争时期所无法承受的。

  要知道,这可不是用钢铁搭一个直径几百米的太空圆环那么简单,而是要给生成超强力场的模块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要搭配足够驱动它生成可以传送飞船这么大质量的能源。

  好在有了二维超级电容,让能源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不然的话,按照以前的储能方案,光是聚变电站怕是就要修建十几座。

  这还只是修在太空的主传送基地的工程。

  而组合飞船的设计,更是要命。

  由于要考虑到可靠性以及可维护性,飞船是需要被设计成可以载人的,这就天然给飞船设计增加了难度。

  除此之外,飞船的形状也被设计成了真·鞋拔子形态。

  从外表看,整艘飞船是呈弧形的,弧面长200米,一共六艘,首尾相连后,刚好组成一个周长1200米的正圆形——它的直径382米,便是可以通过的飞船的最大宽高。

  时间就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很快日历便翻到了九月。

  九月中旬,派往御夫座的科考飞船顺利抵达,开始对执行者的飞船残骸进行深度探测和分析。

  与此同时,人类也“凑”够了第二支舰队,在大秦二号的率领下,由五十七艘各型战舰以及十艘非战斗舰船组成的一支全新编队开始启航。

  这支舰队,被命名为仙女座,而大秦二号,则被命名为凯撒号,舰队指挥官是斯米尔。

  在第二艘大秦号还没出厂的时候,围绕着它的名字便展开了诸多的争议乃至是抢夺。按照国内这帮老爷们的思路,既然第一艘是白起号,那第二艘就必然是蒙恬号——战国四大名将,那必然得先配齐才行嘛!

  但这一建议遭到了所有非汉语语种的军官们的集体反对,那帮说着俄语、法语、英语的将军们甚至还隐约有了结盟的意思——就为了个破名字,至于么?

  这事据说最后闹到了共体才最终确定下来——没办法,谁叫是人类共同体呢?

  大秦二号,被正式命名为“凯撒”。

  听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了,为啥所有西方将军们会“同气连枝”起来。

  十月,搭载人类外交与商业考察访问团的问星号先运载船一步抵达卡拉图星系,开始对卡拉图星系以及唧筒座星系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与访问。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