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2章 意识上传的设想_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战机的座舱是最核心、最困难的设计——它大面积运用了高维空间膜技术,可以在高速机动的情况下将强大的过载通过近似于作弊的方式传递到高维空间膜中,由此凭空释放掉。

  除此之外,它的引擎也使用了第一代米粒“改”的同款——运用了二维空间能量源堆叠技术……说直观点就是,把一个反应堆直接铺在了二维空间中。

  要知道,人类为了实现能源自由,在可控的二维空间面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最寄以厚望的就是二维反应堆。

  一旦实现,人类就可以在一块手表那么大的装置中实现一个核电站,从而彻底告别各种充电器和充电设备。

  但想法是好的,路子也是有的,最大的麻烦……是散热问题。

  当初周向南为了解决散热问题,提出了用高速粒子来“吹”的技术路径,该路径后面虽然被证实它还是无法彻底解决反应堆二维化、小型化的问题——因为散发的热量是惊人的,空间可以“作弊”,热量无法作弊。

  然而,这一设计,却被用在了米粒上——因为用高速粒子,特别是重离子吹出来的热量,恰好可以增加引擎的推力。

  于是,它就很自然而然地用在了超高速太空战机上。

  而作为一款太空战斗机,解决了引擎和座舱问题只是第一步——它还必须要拥有战斗力。说准确点,就是要拥有挂载和释放导弹的能力,还需要有至少一门“小功率”,但又能够造成一定程度伤害的机载主炮。

  众所周知,任何东西,既要空间小,又要威力大,那背后必定就是数不清的技术门槛在等着。

  于是……直到人类都已经搞定了反物质主炮后,它的设计方案才最终落地。

  既要能装在空间有限的战斗机上,又要保持一定战斗力,那就只有反物质主炮了。

  这诸多的技术和设计方案一集合,便使得这架太空战机的研发周期和成本变得极为高昂起来——一架飞机,就抵得上目前的一艘“鹰”级巡洋舰!

  如今,太空战机试飞在即,叶铭自然也要关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叶铭也进入到工作状态。

  这时,艾雯沉浸在思考中的艾雯突然抬起头来,望向叶铭:“老师,我的论文有方向了。”

  “嗯?”叶铭也猛地抬头,他下意识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小姑娘居然直直地坐了半个小时后他微微点头,心中大为赞赏:“什么方向?”

  当初艾雯要来省交,他提出的“条件”是每年发两篇A+论文,同时所有课程全部拿A+。

  现在半年过去了,艾雯的所有研究生课程确实全部拿到了A+,表现出了强悍的“小星球做题家”的实力,但论文她却一直找不到方向。

  叶铭知道,这是因为她学得太杂,懂得太多的缘故。

  而叶铭又一直都是习惯放养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