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二、其中深意(四)_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在你宫里头用膳,老庞,”他吩咐庞德禄,“告诉皇后一声,今个朕就不过去了。”

  庞德禄心里暗暗叫苦,脸上却不敢露出什么,连忙垂称是,珍嫔笑着离开了,皇帝看着珍嫔的背影,整个身子松散下来,“哎,”他满意的摇了摇头,“走吧!”

  皇帝走进了宁寿宫,到了养性门前,这个时候宁寿宫总管太监夏守忠连忙出来请安问好,皇帝问,“亲爸爸呢?”

  “这会子还在乐寿堂歇中觉呢,估摸着时候差不多可以起来了,”夏守忠说道,“主子娘娘也来了。”

  “皇后也来了?”皇帝点点头,“既然如此,朕就进去候着好了。”

  宁寿宫区位于紫禁城内外东路,占据了大内东北部一大块长方形的院落。明代时这里只有稀疏的几座宫殿,是供太后、太妃养老的宫区。到了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了让皇太后颐养天年,于康熙二十二年建造了宁寿宫。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之后准备的太上皇宫殿。花了五年的时间,扩建,改造了宁寿宫,可是乾隆皇帝宁寿宫是一天都没有住过,他到死都是一直住在养心殿,就算是退位成为太上皇之后还是赖在养心殿,使得嘉庆皇帝十分尴尬,不得不蜗居在毓庆宫那里。

  既然是最喜好奢华铺张浪费的乾隆皇帝修建,那么宁寿宫的规制是决错不了,宁寿宫是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改造后的宁寿宫建筑群,宛如紫禁城的缩影,也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规制分别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宁寿宫的后部又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和北三所,养性殿就是仿照养心殿,只是体量稍微略小些,养性殿的作用也是作为乾隆皇帝退位太上皇之后召见群臣商议政事的地方,所以这还不算是寝殿,乾隆皇帝安排的寝殿,就是养性殿后头的乐寿堂。

  皇帝越过了养性殿,走到了乐寿堂,乐寿堂前两边古柏常翠,因为此地是寝殿,故此没有用汉白玉的基座,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

  皇帝走近乐寿堂,殿门口的守门太监只是行礼却不请安,皇帝点点头,跨步走进了挂着乾隆御笔的“乐寿堂”牌匾,走进了明间,慈禧太后选了此处的西暖阁为寝宫,再往里头走就不合适了,于是皇帝从明间的后头绕了出去,朝着北边走了半射之地,只见当空出现一大块插天玲珑青葱玉山,这是乾隆朝雕刻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上头人物众多雕刻繁复,做工细致,十分好看,又是千余斤的剔透青玉雕刻而成,堪称国宝,此玉山自从刻好之后一直就放在乐寿堂的北殿,意在镇压风水,汇聚福气之用。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