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老师,你和长安君,才是天下动乱之_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只看学问。他要打破只有贵族能为官的现状,要人人皆能成贵族,要捅破贵族的天。

  “他不满足只在韩地大开民智,他想要全天下开民智。

  “有教无类,要天下再无稷下学宫,要天下处处稷下学宫。这也是老师多年愿景。

  “但这不是贵族所愿,这是掘贵族的根,所以长安君要与天下贵族为敌。

  “这也不是陛下所愿,陛下以法家得天下,奉《商君书》为圭臬。而《商君书》中明确写了愚民二字,陛下身体力行,焚书令,挟书律便是证明。所以变法最后,长安君要与陛下为敌。

  “陛下不想要开民智,是根据《商君书》中明确写有农民无知,没有学问,就不会想其他的事,只知道好好种地,务农。

  “开了民智,农民有了思想,知道了更广阔天地,就会不满足于种地,想要走出田亩,走出村郭。这样会破坏国家稳定,还会让粮食减产,不利于陛下统治。

  “想要让陛下同意开民智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让陛下看到开民智的好处,且这个好处大于开民智的坏处。第二种是要陛下看到不开民智的坏处,且这个坏处要比开民智的坏处还要大。

  “长安君选择双管齐下。

  “他除掉了孟西白三家,孟西白三家灭亡让秦国空缺了许多官位。秦国没有学堂,没有足够人才填补,这些空缺的官位若是一直无人顶替,必然会使秦国生乱。

  “而秦国能为官,做好官者只有贵族。若是贵族集体商量好都不应陛下,若是老师不站出来,我是想不出陛下有何破解之法。

  “事后此事虽然由老师门生入秦而完美解决,然长安君目的已是达到,经此一事让陛下明白。若陛下不想要被这些贵族扼住咽喉,秦国就需要自己培养官员……”

  荀子点点头,伸手示意弟子不必再往下说。

  张苍有些意犹未尽。

  “弟子还未说完。”

  “这就够了,你还当真看清了。往后的事不过是照猫画虎,换汤不换药。”

  荀子本来以为见微知著,从孟西白覆灭足以让始皇帝看出开民智的必要性,但没想到的是。

  孟西白三大世家灭亡的危机感,只是让始皇帝在咸阳起了一个咸阳学府。

  里面此时虽以鬼谷子门生,荀子门生为主。但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学府不专指哪一家一派。而是如稷下学宫一般,是一个包容百家的学府。

  荀子和嬴成蟜商议后得出结论,危机感还不够大,孟西白覆灭空缺的官位还是有点少,不足以让始皇帝广开民智。

  孟西白不够让始皇帝有足够危机感,那就全体贵族来凑。

  待嬴成蟜打理好韩地,让始皇帝看到开民智也不会生乱的韩地。接下来就要着手对付咸阳贵族,把韩地的成果在咸阳推动,为天下人谋求一个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利益被侵占的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