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文武科举考试重点_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杂开明,明算科有时考数学天文历法,还夹杂着赤道黄道等,有一回考试考的是某年金星等在日出日落时的位置,还要考日全食的位置,考中之后,直接去司天监做九品官儿。

  这跟宋代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关,似沉括,他做《梦溪笔谈》,如果放在前世那个明代后期或者清朝,会十分被人鄙视,视他为异端,但宋代许多博儒都爱好广泛,天文地理算术,历法算命星座全都会,也钻研医术和佛学。

  宋太祖的时候,曾经有一次两个人殿试考的都很好,难分高下,因宋太祖习武出身,宋太祖便让他们二人摔跤,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元代,因为对科举不重视,而且考中的汉人举人,大部分做的都是芝麻大的小官儿,或者干脆分给蒙古贵族做管家,算账。

  所以元朝科举考试科目五花八门,出题也十分随性。

  有一回,考试的题目是考婚丧嫁娶,算一个黄道吉日。

  还有一回更离谱,考的是星座……

  元代的星座已经在华夏广泛流传,但科举考星座,也算是大元蝎子拉屎独一份,考试考的更像是在招聘算命先生。

  刘伯温当年中举,也有原因是他对天文地理,风水玄学十分精通。

  此时,师徒两个你一言我一语,都在琢磨这事儿的讲究。

  罗贯中,深感自己前去北平,责任重大。

  “这武举,在江南士林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我南方多年没有武举之先例,儒门有鄙夷的,有赞成的,咱们大明报,也收到了许多来稿建议”

  在朱雄英的指导,朱元章的授意下,大明报也加入了不少新鲜玩意儿。

  比如说社论。

  这是专门开一个专栏,当中夹杂各种诗词歌赋,还有当世大儒们的投稿来件,不仅给予稿费,还会允许他们在上面评论时政。

  元朝时候,读书人哪有这个待遇。

  尤其是南方儒门众多,传了几百年的儒门大家族比比皆是,识字率,读书率也比北方高,所以大家一瞬间爆发了巨大的议政色情。

  大明报,每天要收一大堆各种投稿建议。

  捎带着,大明报推行的简化字,也不再那么被抵触了。

  天子亲自下令,向天下征集对于文物科举的意见,这其实就是在向世家大族们发出号召,来吧,来建设伟大的皇明!

  我皇明,需要你们。

  于是,不少书院的大儒,或者是江南地区如施耐庵这种前元有名的读书人,纷纷建言献策,使得大明报销路火爆。

  报纸随报刊登一些南京风土民情,酒楼茶肆去处,赚取广告费。

  又用广告费付给那些大儒稿费。

  如此循环,极大的带动了南直隶的报纸业,已经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报,比如偷偷印刷银词儿会曲的报,都是些春闺梦里杂剧,销路还很好。

  也有一些专门打各类广告的小报纸。

  千万不可小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