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1、值得吗,值得(感谢S兄的上盟)_我只想自力更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过的不太一样了。

  特别是整个剧本当中很多细节都是陶正找人来填充完善的,甚至连这个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地都被设定在了沪海。

  所以整部电视剧里面很多地下党和谍战案例都是用的沪海史料。

  但丝毫不影响整部剧的紧凑、精细。

  国民党特务之间类似办公室政治的勾心斗角,假夫妻之间的笑料,各种尔虞我诈的算计,地下党员之间前赴后继的牺牲,都设计得丝丝入扣。

  这就是赵德柱当初大概描述电视剧风格时候定下的框架。

  所以整部戏他看起来也是大感觉类似,具体细节情节完全新鲜。

  特别是最后的结局高潮。

  完全被改动成了沪海版本。

  男主角已经成功完成了他的潜伏任务,作为在沪海地区最重要的地下党员,广播电台已经三番五次的呼叫他可以悄悄撤出回归了。

  解放军即将最终攻占获得胜利的前夕了。

  可以功成名就的当英雄了。

  男主角却发现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特务们准备潜伏下来破坏沪海,破坏仅剩的工业设施。

  那可是新中国最基本起步的城市设施跟工厂,如果没有这一切,整个新中国的起步将会举步维艰。

  他拼着被暴露的危险,把这个讯息传递出去之后,为了进一步获得这些潜伏特务的讯息,连自己都没法脱身,只能跟着残兵败将逃到海峡另一边的时候。

  整个沪海潜伏的地下党员们站出来了……

  陶正作为沪海人,在编剧的的时候,把整部戏的格局在最后这点才由男主角这个点,扩散到整个面。

  在连绵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可不仅仅是男主角这样一个潜伏的地下党。

  无数为了革命胜利,默默潜伏了多少年的地下党员。

  就在那个前夜,在男主角传出讯息后,得到命令,要求他们去保护自己一直在潜伏维护的设施。

  无数人本来可以藏起来等待胜利,可在这紧要关头,不得不站出来。

  早上吃过早餐,亲完孩子,跟妻子抱抱。

  知道也许今天走出弄堂就再也回不来了。

  无数个电信工程师、发电站主管、银行经理、工厂主任,从荷枪实弹的哨兵身旁走过,走过特务们怀疑的目光,走进办公室,关上门,对相处多年的同事开口:“我有话跟你们说……”

  一帮那个年代的聪明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不暴露自己,没法做工作保护这些设施和产业。

  代价之高,值得吗?

  还有人会说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一个人身上就是大山吗?

  潜伏多年的他们,下一刻更可能带着弹孔倒在卡车车板上,被拉去江边荒地里跟许多不认识的战友一起埋葬。

  整部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那么些看似聪明的人在尔虞我诈,可最后的黎明前黑暗时。

  却有这么多聪明人,没有聪明的明哲保身。

  带着对新中国的无限期待跟向往。

  义无反顾的就从潜伏中走出来。

  这才感觉整部戏,男主角不过是代表了这无数地下党员的缩影。

  这些人,才是整个民族在黑暗中最后的吼声。

  以鲜血荐山河大地,浇灌整个民族的未来强盛。

  历史上最后关头,几十万地下党员就是这么默默的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才换来现在的美好生活。

  可不要好好珍惜?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