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98章 宣慰南洋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官来,却不是那种书呆子,他甚至还懂军事,当初李绩苏定方征朝鲜半岛,赫处俊就曾在朝鲜参赞军务、统筹粮草,并管理新征服地的行政,搞的井井有条。

  几位宰相也各举荐了人选。

  戴胄的儿子戴至德、贞观末年就任中书舍人的孙处约,来济赫处俊的同学高智周,以及马周之子马载等。

  甚至还有工部尚书阎立本。

  秦琅考虑再三。

  “户部使马载迁黄门侍郎、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戴至德为户部使,高智周刑部尚书,孙处约为中书侍郎、张大安为黄门侍郎?”

  辛茂将和任雅相两侍郎都已去世,而另两名太上皇亲信的侍郎,都被贬谪,所以现在中书门下四侍郎都是空缺的。

  两侍郎拜相,两侍郎负责省内事务。

  商议已定。

  秦琅提笔写名单。

  他辞归后,政事堂将由中书令来济领衔,侍中上官仪、左仆射裴行俭、右仆射贾润甫。

  中书侍郎许圉师、黄门侍郎马载、吏部尚书刘祥道。

  前四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后三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赫处俊任御史大夫、高智周为刑部尚书、孙处约为中书侍郎、张大安为黄门侍郎,戴至德为户部使。

  基本上,这个政事堂为首的中枢,是一个看不见秦家人的中枢,但秦琅的影响力却充满各个角落。

  张大安是凌烟阁功臣张公谨之子,马载是贞观宰相马周之子。

  其它的要么就是自己学生,要么就是自己旧部。

  秦琅甚至还把中书省的六位中书舍人和门下省的六位给事中,都跟来济他们商量后,重新调整,换掉了大部份人,基本上都是自己这一派系的人。

  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号称储相,是非常重要的实权官职,虽只是五品官,但如许圉师来济等宰相,都曾经担任过这个重要的职务。

  哪怕是五品官,都一样能在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也是为将来培养宰相,培养自己人做宰相,谋划更远的未来。

  政事堂枢机郎李守真迅速的抄誊一遍,然后送给秦琅过目。

  秦琅对这位堂后官阁老满意的点头,然后署上自己名字,盖上中书门下之印,“好了,可以进呈陛下批复了。”

  “顺便把我这第四道辞呈,一起送上去。”

  该安排的也都安排了,是时候告别了。

  再留下去,留来留去又留成仇了。

  皇帝见到呈上去的奏章后,很快召秦琅奏对,再次提出挽留,秦琅很认真的告诉皇帝,自己确实要回去了。

  “太师想回吕宋也行,不过官职都仍留着。”

  秦琅摇头。

  “既然要退,就退的干净,没必要再留着这宰相头衔,我不在洛阳不做事,留着这宰相之衔做什么呢,岂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尸位素餐嘛。”

  “不过臣倒是想向圣人讨要一个官衔。”

  “太师请说,别说一个头衔,十个都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