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二十一章 王庶致仕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诲。”

  “不敢说教诲,算是建议吧。”王庶端起茶杯,拿那杯盖轻轻荡着茶末,又吹了几口,这才抿了一抿,盖上后,继续道“朝廷设川陕宣抚处置司,主要是合两地之力,助西军之战。说起来也简单,就两样,一是抗金守土,二是经营地方。因此,你主持宣抚处置司日常事务以后,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是吧?当然,老夫知道,你这个人眼界开阔,也看得深远,但是咱们还是应该务实一些,一门心思把眼皮底下顾好,对吧?”

  徐卫是个明白人,不用王庶挑明他就知道对方的意思。无非是说我有些好高骛远,具体就是指结好西夏,联络契丹。当着老长官的面,他也没有必要去解释,再说对方已经致仕了。

  我之所以结好西夏,不是说就让它倒向我们一边共同抗金,主要就是希望党项人不要在背后捅刀子。不过现在看起来,光是示好拉拢还不够,时不是地你还得抽它一个耳光。

  至于联络契丹,我也没指望说它马上就出兵东征复国,我也跟着跨过黄河,一路朝燕云打去。短期就是希望取得联络,营造声势。当然长远怎么发展,现在也不得而知。

  “相公说得极是,我记下了。”徐卫恳切道。

  王庶突然提高音量笑道:“老夫是没把你当外人,所以才直言相劝,你可别多心。只因陕西是国家强兵所在,四川又是钱赋重地,把这两地经营好,便已经是尽忠人君了。”

  “相公说哪里话,卑职感谢还来不及。”徐卫道。

  “呃,还有,张浚这个人有大志,有气节,颇有眼光,但还需要历练。”王庶这句话虽然说得含蓄,其实就是在提醒徐卫,说张浚实际能力还有待加强,让他用的时候要注意。

  徐卫其实对张浚印象还不错,只是并没有长久共事过,所以对他的能力并不清楚,现在王庶这么提醒,他也就记下。

  “另外,赵开你要留心,这个人非常善于理财,现在提举四川茶马司,将来如果有机会……你知道吧?”王庶道。

  徐卫不禁有些感动,若说王庶肯推荐他在情理之中的话,再替他想到这么周到,就难能可贵了。其实作为一方长官,你不需要什么都会,你什么都会了,别人不都饿死了?你只需要有知人善任的本领就行了,王庶现在所作的,就是替徐卫找捷径,让他尽快走上轨道。

  这一天,徐卫在罗浮山上,跟王庶长谈至傍晚。从川陕今后的走向,再到各部门的人事,从军事到经济,无所不包。反正王庶是把自己的经验和意见,提纲挈领,无所保留地告诉了这个后辈。

  鉴于王庶虽然已经致仕,也得到了批准,但毕竟人还没走。徐卫就没有在绵州多留,第三日便回了秦州。而王庶于六月下旬,启程赴江南。

  七月,当他途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