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长炯官场录(五)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着那把火烤过的匕首准备对司马迁进行腐刑。

  “苍天啊,为什么要让我司马迁经受这样的折磨?”司马迁绝望了,只能闭上双眼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他的双手双脚都被拷在刑架上,根本无法反抗。

  就在此时……

  “住手!”

  一个将近六十岁的白发老者走进来,厉声喝阻了狱史。

  “嗯?”狱史停下手中的动作,看了眼身后那个白发老者,在看到那个白发老者手中的令牌后,连忙笑着恭敬道:“原来是盐铁监,失敬失敬。”

  “老师?”

  司马迁大喜,看来自己应该是有救了。

  “太史令的赎罪金是多少,我出。”王长炯平日里从来不敢出头,生怕得罪人,今天为了自己最喜爱的学生,不得不硬气一回。

  辽东王家虽然是寒门,但钱是真的多,属于寒门中的顶级寒门。

  一般的公卿世候家族都不敢说自己比王家富裕。

  八十金,对于为官清廉的司马迁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对于天天搞走私贸易、拥有五十万亩良田、两万多佃农、一百多座豪宅、五十多艘商船、几十个海外岛屿、四万多农奴、好几个酿酒作坊、好几个冶铁厂、好几个盐场、好几个渔场、数不尽林场的辽东王家而言。

  这八十金不过是一点小钱罢了,平日里的吃穿用度都不止花费八十金。

  王家的政治地位几乎完全是靠钱砸出来的,用钱给家族子弟开路,让他们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那个狱史知道盐铁监是个油水很多的差事,于是趁火打劫:“太史令司马迁的赎罪金是一百金!”

  他临时又增加了二十金。

  “刚才明明还是八十金!”司马迁大怒,王长炯是来救他的,他不能让自己的老师白白多花冤枉钱。

  “无妨!”王长炯对司马迁笑了笑,然后对狱史说:“一百金太重了,我不方便带在身上,过些时日你到我王家豪宅来取。”

  说罢,又补充一句:“这段时间,你不可虐待太史令,当好生伺候。”

  “好嘞!”狱史很高兴,有钱赚就行。

  随后,狱史屁颠屁颠地吆喝着一群狱卒给太史令司马迁端茶倒水,还吩咐一个狱卒去长安集市上买点好酒好菜。

  这时,王长炯也走到司马迁身边对其安慰道:“子长,你先在这监牢里苦上几天,过些时日你就能出来了。”

  “老师……”司马迁很感动。

  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便是刚才即将面临腐刑的惩罚,他都没有落泪,可现在,在最绝望的时刻,看到自己的老师亲自前来营救他,作为一个大男人,他居然哭了起来。

  “你也四五十岁了,怎么还哭起来了?”王长炯微笑着亲自为司马迁抹去眼泪。

  《史记-王长炯列传》

  【王长炯,字广明,辽东沓氏县人。自幼聪慧好学,博古通今,孝顺父母,怜爱百姓。初举为孝廉,治春秋,为文学博士。

  后为太学教授,因怜悯众生疾苦,故献屯田策。

  ……

  天汉二年冬,帝……

  先生孤身入囹圄,狱史贪金,先生视金钱如粪土,笑而弃金,有古圣贤之风,孔孟二圣再世亦不过如此也。】

  在自己的史记中,太史令司马迁对王长炯的评价很高,将其与孔子孟子并列为儒家三圣。

  自车骑将军王长治为淮南那些人相食的百姓挥泪还师后,王家又多了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当世圣人王长炯。

  辽东王氏一文一武两个品德高尚之人将流芳百世,为世世代代文人雅士以及百姓们所称赞,“武应做优安,文当学广明”也成为后世士人们的毕生理想。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