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兼并沓乡(二)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兼并沓乡(二)

  一年后

  永光五年

  暴雨连续下了一个月,修筑堤坝的官吏贪污腐败,导致堤坝都是豆腐渣工程,因而黄河突然决口,关东十多个郡成为黄泛区,无数农田被淹没,无数人流离失所,关东诸郡再度增加数十万流民,天下苍生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再也不复宣帝时期的繁华昌盛。

  当大汉朝廷焦头烂额地想着如何处理越来越多的流民时,此刻的辽东。

  ……

  辽东郡

  辽南县

  平乡治所(原平郭县县城)

  辽南县的治所在合并之初就设立在平乡(原平郭县),沓乡作为王家一直在努力蚕食的区域,是不允许这里有朝廷的官府机构存在的,所以当时便将辽南县的治所设立在了平乡。

  王长治时期,用二十多年时间小心翼翼地将沓乡治所以南的区域全部兼并(约四万亩)。

  王鸿隐时期,前面三十年一直不敢兼并土地,怕引起宣帝注意,直到刘奭即位,王鸿隐稳重考虑,在前几年依旧没有兼并土地,通过几年时间的观察,发现刘奭并不懂得如何抑制土地兼并后,他才派遣王朝歌刺杀幽州刺史,并重新开展王家一代代家主为之奋斗的事业。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王鸿隐鲸吞了沓乡治所附近六万亩田,将这里的自耕农都变成佃农,然后又把他们强行迁徙到海外。

  同时上报朝廷,辽东发生地震,死伤无数。

  最后光明正大地在辽东郡的计簿上减少人口,而这些被减少的人口,便是被强行迁徙到海外的佃农。

  新任的幽州刺史是琅琊王氏的家主,而对方只想安安稳稳混下去,为家族增添一点辉煌的资历,并不想搞什么清查田亩人口这种容易得罪人的事。

  正因为这个新刺史是个摆烂的,所以王家才决定留他小命,让他继续做幽州刺史,否则必定要再派刺客暗杀才行。

  朝廷忙着赈灾和党争,幽州刺史只想摆烂,辽东郡又都是王家的联姻和门生故吏。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大肆兼并吗?

  虽然鲸吞了六万亩,但还远远不够。

  整个沓乡,原本有田四十五万亩,后来朝廷迁徙了四千多流民到沓乡开荒,又开垦出了八万亩田,整个沓乡一共有田五十三万亩。

  这五十三万亩里,王泰然时期兼并了两万亩,王长治时期又兼并了四万亩,而他王鸿隐这几年又鲸吞了六万亩,王家在沓乡一共兼并了十二万亩。

  现在整个沓乡还剩四十一万亩田。

  其中南沓地区还有十万亩,西沓地区还有十一万亩,东沓地区还有二十万亩。

  北沓是辽东丘陵,没有田亩,不过种植了许多葛,葛是制作布匹的原材料之一。

  兼并的方式也很简单,农民不可能每年都丰收,总有歉收的时候。

  丰收时就低价收购他们的粮食,歉收时就高价卖粮食给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