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盛极则衰(四)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盛极则衰(四)

  建始二年

  大司马大将军王鸿年公开指责丞相匡衡勾结石显,祸害朝纲,贪污受贿,十恶不赦。

  匡衡的下属官吏们为了自保,将匡衡贪污受贿的证据交出。

  士人们也纷纷跟着一起抨击匡衡,要求朝廷将匡衡处斩,以儆效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最终,丞相匡衡被斩首,由王鸿隐之孙、王逢邦之长子王僮担任丞相。

  与此同时,御史大夫非常识相地自觉地告老还乡,由王玲之孙、王逢尚之子王保担任御史大夫。

  加上去年辽东太守王鸿隐寿终正寝,而且这两三年里,辽东几个县的县令也先后病逝,朝廷一直没时间安排新的辽东太守和县令们,以至于官位空虚。

  现在王家大权在握,于是便直接任命王鸿隐之子王逢邦为辽东太守,并任命辽东四大家族的子弟为各个县的县令。

  至于王家的家主之位,则传到了王逢邦。

  王逢邦就任辽东太守之后,便将仁川之事交付给自己的长女王倇,由王倇担任马韩太守兼仁川令。

  从王家第七代开始,王家女子也开始使用字辈,而且字辈不再插入到姓名中间,而是以偏旁区分,比如王逢邦的儿子王僮,王逢邦的女儿王倇,都是单人旁字辈。

  王家鸿字辈的第五代家族子弟,如今只剩王鸿年王玲二人。

  贪玩好色的皇帝刘骜只想在后宫与妃子们嬉闹,国家政事都由大司马大将军王鸿年一人处理。

  在辈分上,王鸿年相当于皇帝刘骜的外舅公,大了刘骜两个辈分。

  长安

  未央宫

  正殿

  哒哒哒——

  一个小黄门走来,对着殿内诸位大臣说道:“陛下今日有事,朝中之事由大将军处置,诸大臣同大将军共同商讨国事。”

  “陛下万年!”

  众大臣已经习惯了,皇帝刘骜自登基以来,只有刚开始那一两年在上朝,扳倒宦官集团后就彻底不上朝了,全部事务都交给了大将军处理。

  而皇帝刘骜所谓的有事,不过是忙着跟嫔妃们游山玩水。

  “诸位大臣,有事请奏,无事散朝。”王鸿年对众大臣说道。

  “关东诸郡流民遍地,请拨款赈灾二十万万钱(二十亿)。”一位大臣说道。

  “大司农,今年国库还有多少钱?”王鸿年对九卿之一的大司农问道。

  “国库仅剩三亿六千五百万钱。”大司农如实回答。

  “怎么如此之少?”王鸿年皱眉道。

  赈灾一年需要花二十亿钱,但国库只剩三亿六千五百万钱,而且赈灾不是一年就能赈灾完的,要连续几年赈灾,赈到百姓重新把荒地开垦出良田为止,累积起来起码要一百多亿钱,现在这么点钱还怎么赈灾?怎么迁徙屯田?

  “陛下修建宫殿耗费一亿七千万钱,给宫中嫔妃增加俸禄,每年又额外耗费六千万钱,前两年西羌叛乱,镇压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