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大建设(一)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普通住宅区,每家每户都有独立的两层砖石房。

  工匠/私兵住宅区,每个工匠/私兵宅院都比中原地主豪强的宅院还大,户主的卧室和妻妾卧室以及亲戚来访时住的卧室都应有尽有。

  王家对于工匠和私兵向来不吝啬钱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开扩,为他们分房子分女人,保证他们一生的荣华富贵。

  银月港由于港湾面积太小,而且出口太曲折狭小,更适合作为军港,于是在大建设计划中将银月港改名为银月造船厂,银月港内的居民全部迁走,只保留造船工匠,以及服务于造船工匠的奴婢妓女等等。

  新的商业港口设立在桃花源东部沿海地带,这里港湾宽且深,可以同时停泊大量船只,更适合作为商业港口。

  港口区设立学馆,由没事做的家族女性子弟在学馆中教导居民识字,自然是收费的。

  并有医馆,从中原终身雇佣来的医者任职,为城市内的居民提供收费医疗服务,并顺带培养下一代医者,每出师一位合格的医者,培养者都可以获得大量赏赐,包括五铢钱、黄金、妻妾、宅院等等。

  工匠馆,由退休的老工匠在馆内培养新一代工匠,以后就不用专门从中原高额聘请工匠了。

  产业区内则有大量作坊,包括纺织、酿酒、冶炼等等。

  王家率先掌握了一边染色一边纺织的先进技术,并且有规模化的纺织作坊,纺织效率是中原的好几倍。

  同时又在辽东丘陵地区长期向当地百姓收购麻、葛,有专门的麻葛作坊处理这两样纺织布匹的原材料,又在蓬莱岛放养了大量牲畜,可以源源不断提供羊毛,羊毛也是纺织的原材料,而且比麻、葛的成本更低。

  来自辽东丘陵的麻、葛,来自蓬莱岛的羊毛,来自奄岛的白纸,来自三韩的兽皮,来自瀛洲岛的水果,来自海外诸岛的粮食,来自渤海湾的渔场,这些物资最终都通过一艘艘货船或者马车运输到产业区,在进过人工加工后又贩卖到已经不收取商业税的中原地区,依靠着从中原地区赚取的利润,又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业工人的数量。

  辽东王家,依靠着杀戮与征服的血腥原始积累,拥有了第一桶金。

  又靠着第一桶金,逐步扩大家业,并慢慢学习文化知识,挤入朝堂,逐步转变为豪强士族。

  又进而依靠家族在朝堂的势力继续扩大家族产业。

  人口,是抢来的;财富,是抢来的;书籍,也是抢来的;地盘,更是抢来的。

  王家没兴趣搞什么篡位当皇帝,只想安心捞钱扩大家族产业。

  即便现在是外戚,也没兴趣搞什么专权,但凡皇帝想要亲政,大司马大将军王鸿年都会毫不犹豫地将权力让出来,对天子绝对是一百个忠诚。

  “我们王家是老实人家族,所以只捞钱,绝不染指皇权,绝对不会对皇帝陛下产生一丝一毫的威胁!”

  家主王逢邦如是说道。

  当上了天子又能如何呢?

  要费尽心神去管理百姓,管理好了,也仅仅只是给王朝多延续十几年,管理不好,却要在史书上被骂一辈子昏君。

  还要费心费力去对付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防止宦官和外戚专权,防止豪强士族做大,还要防止外敌入侵,还要防止贪官污吏欺上瞒下。

  这也太累了!

  与其做一棵大树去跟蛀虫们勾心斗角,防止蛀虫们腐蚀自己的帝国。

  那为什么不直接做一个蛀虫呢?

  隐藏在暗中吸食一棵又一棵大树的营养。

  大汉这棵大树倒了,就继续做下一个王朝的忠臣加蛀虫,继续吸食下一个王朝的血液。

  等下一个王朝也被吸干了,就继续吸食下下个王朝,如此无限循环。

  这难道不比当天子、当皇帝更长久吗?

  宁做万年黄老爷,也不做三年县长!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