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兼并沓乡(三)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一年期限,明年我一定还清欠债。”一位被催债的老农跪下来哭泣哀求。

  为了让王家更好地兼并沓乡田地,辽东太守(陆家家主)下令辽东各个郡禁止出售粮食到辽南县,辽南县县令(李家子弟)也下令禁止赈济沓乡,任由沓乡的自耕农们遭受饥荒折磨,让他们在饥荒中不得不卖田。

  虽然王家捞了两百亿钱,就算高价买也能把沓乡全部田给轻松兼并了。

  但能低价兼并,为什么要高价兼并呢?

  钱又不是大风刮来了,能省则省。

  “老先生,您呀,是去年找我们王家借的钱买粮过冬,现在都过去一年了,也已经到了还债的时间了呢,求求您讲诚信,履行契约,有点契约精神呐。”王家子弟对老农和蔼地微笑,非常有礼貌,并且居然还对老农作揖行礼,而且还温柔地补充道:“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做人要知足,你已经靠着借王家的高利贷撑过了去年的饥荒,让自己多苟活了一年,怎么还能贪心地想要再延期还钱,贪婪地想要让自己继续多活几年呢?你怎么可以这么卑鄙,你这样做合乎周礼吗?

  “我!——”老农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话,更不懂什么周礼,但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尤其是看到子弟身后那些凶神恶煞的游侠时,就更加害怕了。

  “昔日周赧王债台高筑,欠债不还,因此被后世史书骂了一辈子,您也想要像周赧王这样的昏君一个下场吗?”王家子弟继续劝说,每说完一句话就向老农行一次礼,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仿佛老农如果不还高利贷,那就是昏君周赧王转世。

  “我!——”老农民瞪大眼睛,他没想到自己延期还高利贷就等于是昏君,就等于是天理难容,就等于是违背了周礼。

  王家子弟继续温柔地对欠债不还的老农进行圣人教化:“子曰: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伟大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占据本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就会遭受杀身之祸。您占据了我们王家的财富,如今不肯偿还,以后万一有个杀身之祸怎么办呀?我们王家饱读圣人经典,个个都是忧国忧民,最是见不得百姓遭受杀身之祸。”

  王家子弟不仅引经据典,还担心老农听不懂,于是将圣人的话翻译成白话说给老农听,并继续好心劝谏老农要清还高利贷,不然就会像圣人说的那样引来杀身之祸。

  这些都是王家对子弟们的教导。

  王家是礼仪之家,所以催收高利贷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周礼。

  要有礼貌、合乎礼仪地去催收,催收前先作揖,行个礼,面带微笑,时不时引经据典,用圣人的话去催百姓还钱,这样百姓就没法反驳伱了,因为反驳你就等于是在反驳圣人,反驳圣人那就是大逆不道!

  催收高利贷时,给予被催收者春天般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士族子弟对他们的仁政与关怀,用士族子弟的淡泊名利与德行教化感动百姓。

  “您是文化人,您说得都对,但我真的没钱还,就算您说一千句一万句圣人道理,我也还是没钱还,哪怕孔子复生在我面前,我也还是没钱还,请您再宽限一年,让我明年还债好吗?”老农不懂这些文化人的花里胡哨,他只知道自己没钱还就是没钱还,引经据典一万句那也还是没钱还,这是客观事实,不以圣人之言为转移。

  “唉……朽木不可雕也!”王家子弟叹气一声,他没想到百姓居然这么愚昧,居然不愿意接受圣人的教化,居然不愿意沐浴周礼,居然没有被圣人之言感动,然后把田卖给王家还债。

  百姓居然对我的圣人之言无动于衷,这些听不懂圣人之言的百姓、不愿意接受圣人大道理教化的百姓,他们跟畏威不畏德的蛮夷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年这届百姓不太行啊!

  王家子弟在内心这般吐槽道。

  蛮夷畏威不畏德!对付这些没文化的、不懂周礼的‘蛮夷’,那也只能让心狠手辣的游侠们去强行催收了。

  用周礼好好地教化他们!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