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犁庭扫穴(三)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犁庭扫穴(三)

  三年后

  建武八年

  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天下已经不像新莽末年那般流民八九百万,由于战乱减少人口,各地诸侯吸纳流民壮大自己实力,还有刘秀休养生息等等原因,现在大汉境内只剩流民百余万,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恢复到了汉元帝后期,所以刘秀决定发动统一战争。

  这三年里,面对【反汉联盟】的侵扰,刘秀都是命令当地将领守住城池防守反击就行,不要深入敌境。

  防守毕竟比进攻消耗的物资要更少。

  皇帝刘秀、大司马耿弇、大将军祭遵、车骑将军盖延、卫将军王常、骠骑将军马武、陇西降将马援共同征讨隗嚣。

  至于马援,本是隗嚣的将领,曾劝说隗嚣不要与公孙述联盟,应当归顺大汉,隗嚣执迷不悟,马援随即投奔刘秀,为刘秀出谋划策。

  这一次出征隗嚣,皇帝刘秀不可不谓之重视,不仅御驾出征,还带了这么多顶级将领。

  在刘秀亲征隗嚣的同时,又任命王枔为护乌桓校尉,领骑兵三万,征讨乌桓。

  燕山山脉南麓西端

  汉军三万轻骑正在朝乌桓单于庭行军,领军统帅正是王枔,还有她的三个副将张李陆。

  由于常年与乌桓进行贸易,所以王家对于乌桓的地形还是比较清楚的。

  燕山南麓是幽州,适合种植,燕山北麓是乌桓,适合放牧。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燕山北麓受到北方冷气(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所以气温比燕山南麓更低,而燕山阻挡了冷气继续南下,使得幽州地区相比较乌桓来说更加温暖。

  燕山的积雪融化后,在燕山南北两面形成河流,南面河流短促,北面的河流滋养着大片草场。

  并且北面的这些河流顺着鲜卑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的缺口处流入扶余地区(通辽),随后又急转南下流入辽东,形成辽河,最后注入渤海。

  也就是说,王家的船队顺着辽河可以抵达乌桓,在船上跟草原乌桓人进行牲畜贸易。

  以前王枔就是顺着辽河进入乌桓的,但这样的风险就是容易被半路上的扶余人拦截。

  根据这个地形地貌,王枔制定了一个大迂回战略。

  将三万轻骑绕到乌桓单于庭的西北面,然后从西北面将乌桓人向东南方向的鲜卑山缺口处进行追赶,使乌桓人被迫逃进扶余人的地区,让这些乌桓人在扶余大沼泽进退不能。

  以汉军的战斗力和铁制武器以及甲胄,同等人数的情况下,这些游牧部落根本不是中原的对手。

  真正让人难缠的是,你出兵去讨伐他。

  出的少了,就被他以众欺寡给包围,然后被全歼,就如同当初的李陵一样。

  出的多了,对方不跟你打,跑得远远的,让你白来一趟,白白浪费军费,等伱回去了,他再回来,就如同宣帝时期十七万骑兵远征匈奴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