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乌桓大饥荒(二)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随着杀戮结束,王枔放过了剩下的十万多乌桓人的性命,仁慈地让他们在乌桓草原继续放牧繁衍生息。

  要是把乌桓人都杀光了,鲜卑人就会趁机占据这片草场,那王家以后再来掠夺牲畜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四大家族的私兵将伪装成汉军,然后将牲畜全部带走。

  而驻扎在护乌桓校尉府的汉军,则被王枔特意安排去追杀逃到鲜卑人地盘上的乌桓人。

  所有的乌桓人都满眼憎恨地看着汉军和王枔,乌桓人与汉人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

  对于乌桓人心中充满憎恨一事,王枔丝毫不在意,就算乌桓要造反也是造大汉朝廷的反,自然会有大汉朝廷出钱调遣大军去镇压,与我王家何干?

  不过为了防止乌桓人刺杀自己,王枔还是决定向朝廷请辞护乌桓校尉一职。

  就让新任的护乌桓校尉去承受乌桓人的复仇火焰吧。

  经此一战,四大家族缴获牲畜三十一万头。

  其中马两万匹,牛九万头,羊二十万头。

  因为都是草原矮脚马,不适合当骑兵坐骑,只能用来当运输工具,所以另外三家依旧没有要马,他们也没有那么多荒地需要开垦,所以也不需要牛,他们还是按照老规矩分完了羊。

  王枔只留了几千头母牲畜在乌桓草原继续繁衍,防止以后没得抢,她还是非常明白可持续发展这个道理的。

  又一个月后

  由于牲畜被大量抢走,剩下的几千头牲畜又要留着繁衍后代,八部单于们禁止牧民们吃牲畜,乌桓草原发生了大饥荒。

  十余万乌桓人只能如同牲畜般啃食青草,饿死者成片成片。

  在燕山北麓的孔子雕像下,许多已经汉化的乌桓人跪在孔子雕像下,乞求着圣人降世拯救他们。

  “您说仁者爱人,可我们乌桓人难道就不算人吗?”

  “难道大公无私的圣人,也有世俗的偏见吗?”

  饥肠辘辘的乌桓人亲吻着孔子雕像的脚趾头,希望圣人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诚心。

  ……

  又两个月后

  雒阳

  南宫

  “陛下,乌桓发生饥荒,大量乌桓人向南迁徙,纷纷涌入我渔阳郡,祈求大汉能够救济他们。”

  “陛下,乌桓发生饥荒,大量乌桓人向南迁徙,纷纷涌入我辽西郡,祈求大汉能够救济他们。”

  “近日有大量乌桓人北逃,他们纷纷投奔鲜卑人,宁愿给鲜卑人当奴隶也不肯继续当我大汉的臣属。”

  “臣,护乌桓校尉王枔身体不适,请辞官而还乡。”

  看着幽州各郡上呈的奏疏,皇帝刘炟无奈摇摇头。

  他已经知道了王枔在乌桓草原搞大屠杀一事,只是不明白王枔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单纯地跟乌桓人有仇?

  对于乌桓人南逃一事,他还是很高兴的,现在大汉还在休养生息阶段,新莽乱世减少了几千万人口,虽然明帝时期恢复了一千多万,但依旧人口紧缺,大汉境内许多土地无人耕种。

  他多次下令,只要生孩子就能免税,以此鼓励百姓多生快生,但百姓生孩子的速度还是无法让他满足。

  现在有乌桓人主动往南迁徙,那倒是极好的,正好给大汉增加自耕农人口。

  皇帝刘炟不敢从豪强士族们的手里去争夺人口,万一豪强士族们狗急跳墙地再来一次【对皇帝出重拳】,他可没有刘秀的雷霆手段,极有可能会翻车。

  抢不过豪强还抢不过你乌桓?

  通通变成朕的自耕农,给朕种田交税吧!

  然而,与这条好消息一起到来的是一条坏消息。

  大量乌桓人向北投奔鲜卑人,导致鲜卑的实力大增。

  【以夷制夷】是大汉的国策,要不然光武帝也不会接纳南匈奴归附,目的就是要用南匈奴制约北匈奴。

  现在乌桓几乎快要灭族,鲜卑一家独大,对大汉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