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0章 大儒王溤(八)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0章大儒王溤(八)

  八年后

  永建六年(公元131年)

  陇西郡

  狄道县

  “先生,羌人残暴,您不可以身犯险。”得知王溤想要上城墙阻止羌人攻城,董君雅赶忙劝阻。

  “我们士人读了这么多圣贤书,天天被百姓称赞,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如果到了危难关头却不能为百姓挺身而出,那岂不是成了沽名钓誉之辈?”王溤摇摇头,执意要上城墙。

  “唉……”董君雅叹一口气,现在的中原士人哪个不是沽名钓誉?各个家缠万贯,却编撰出各种穷困潦倒的孝顺故事,某些位列三公者,一边高喊着圣人之道,一边却贪污腐败土地兼并,比如那汝南袁家就是典型。

  几年前,皇帝刘祜在南巡时突然驾崩,谥号安。

  虽然谥号为安,但刘祜在位期间,天下却一点都不平安,羌人占领了三个州,为了收复失地,阵亡在前线的汉军将士多达二十万,外戚宦官士族比赛谁更会贪污,搞得天下民不聊生,几乎每年都要发生自然灾害,灾民流民越来越多,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班勇收复了西域。

  随着皇帝刘祜突然驾崩,按照大汉特色,新的外戚,也就是阎氏外戚趁机掌权。

  北乡侯刘懿即皇帝位。

  然后刘懿只当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于是阎氏外戚又准备从宗室里故意挑选身体弱的小孩子当皇帝,这样就不用担心皇帝长大后为了夺回权力而铲除他们外戚了。

  刘秀建立的大汉,皇帝总是短命的,主要就是因为外戚想让皇帝短命。

  一旦皇帝长大了,就会夺回权力,那么外戚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为了防止皇帝长大后夺权,就干脆故意挑选身体差的小孩当皇帝,这样皇帝长大夺权的概率就更小了。

  毕竟窦氏、邓氏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阎氏外戚自然是要吸取教训的。

  然而,阎氏外戚显然运气不太好。

  还没等他们彻底把控朝政,宦官们就发动政变,扶持十一岁的废太子刘保当了皇帝。

  阎氏外戚大怒,直接带着几百个门客攻打皇宫,并且想要策反禁卫军,结果皇宫禁卫军都站在了宦官阵营,阎氏外戚被禁卫军铲除。

  因为禁卫军只忠于皇帝,所以谁有皇帝他们就忠于谁,这就是宦官和外戚为什么一定要控制皇帝。

  因为只要有了皇帝,不仅能掌控大义名分,还能控制皇宫禁卫军这股强大力量。

  有皇帝才能有兵权,有兵权,才能成功!

  是这样的一个逻辑。

  按照大汉特色,皇帝刘保联合宦官们对阎氏外戚发动了大清洗,所有与阎氏外戚有关联的官员要么被贬要么被关。

  似曾相识的剧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进行。

  而汝南袁氏,在这场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选择站队宦官,押注押对了,成功押在了胜利者一方,所以汝南袁氏得以被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