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千古完人王阳明(四)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千古完人王阳明(四)

  彭蠡(巢湖

  “我今天,跟随大家一起上船,在即将到来的战场,面对泯灭良知、无视天理的反贼,我要专门来讲一讲……良知!”

  官府战船上,王云站在船头,背风而立,对一众汉军官兵这般说道。

  一众汉军官兵看着王云,不明白是什么情况,一个士子县令,突然跑到战船上跟他们讲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良知就是天理,是人的本性,没有良知,就等同禽兽。”

  “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动物,就是因为人有良知,而动物没有。”

  “良知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佃农要忠于自己的地主,百姓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儿女要忠于自己的父母,下属要忠于自己的上司,蛮夷要忠于我泱泱华夏。”

  “这,就是良知!”

  “佃农如果打土豪分田地,百姓如果造反,儿女如果不孝敬父母,下属如果不服从上司,臣子如果不敬畏朝廷,蛮夷如果不向我华夏朝贡,妻子如果不肯为丈夫守寡,那就是没有良知!”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都只是良知的一部分,但还不是良知的全部。”

  “一个人必须有良知,他才算活着,如果没有良知,他就跟死了没区别。”

  “现在,在我们扬州,有一伙反贼,他们没有良知,因为他们居然在扬州境内烧伤抢掠,把士族的田地财富分走,这就是泯灭人性!”

  “百姓不安分种田,反而想着打土豪分田,士族不想着治国,反而想着谋朝篡位,妻子不想着给丈夫守寡,反而想着找个老实人再嫁,儿女不想着孝敬父母,反而想着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蛮夷不想着老老实实朝贡,反而想着入主中原,这就是天下动乱的原因,都是因为天下人的良知正在丧失。”

  早在汉章帝时期,大汉朝廷就确立了“君为臣纲”是三纲之首,王云便在“君为臣纲”的基础上揉合贾谊“各司其职、天下可安”的思想,进一步对儒学的神圣性进行强化。

  老百姓老老实实种田,士族老老实实治国,蛮夷老老实实为帝国看守边疆,不要进行势力洗牌,不要进行阶级流动,把一切的人和事物都永生永世固定下来,则天下就能安稳,不会有各种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乃至是天下大乱。

  一众士兵听得云里雾里,不是很懂,他们不懂什么三纲五常,也不懂什么君君臣臣,更不懂什么知行合一、致良知,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存天理、去人欲。

  他们只知道自己是收钱办事,朝廷给他们发俸禄,他们就给朝廷干活,就是这么简单的关系而已。

  不要在这里扯什么君君臣臣之类的大道理,小爷我听不懂,我就是单纯地来赚钱养家糊口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