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理想国(二)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痛自杀,前些年,我本来想参加齐王的军队,争取混个军功,可谁想,齐王军队里的一个军官把我当成奴隶卖给了商人,之后,我又被商人转卖给到了一个士族庄园当农奴。”

  “天无绝人之路,前不久,一伙流民来袭,我趁乱逃出了庄园,然后听闻这里吸纳流民,便想要前来投靠。”

  这个已经汉化的胡人难民悲伤地述说着自己的往事,像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

  王妙跟刘渊接触过很长时间,所以他明白,石勹背这个名字,大概是匈奴名字直接音译成汉名的,所以在跟石勹背熟悉起来以后,便给石勹背取了个新名字“石勒”。

  石勒石勒,燕然勒石,是一个寓意不错的好名字。

  又两个月后,乐土村迎来了大丰收,农民们纷纷在自己的田地里收割稻草。

  在开垦农田时,王妙遇上了一个麻烦事,那就是耕牛不够用。

  如果每家分一头,则有些家庭分不到耕牛,如果三家分一头耕牛,则农户们会互相推诿喂养义务。

  正所谓一户人家有牛用,三户人家牛饿死。

  三家人都希望让另外两家喂养耕牛,最后的结果就是,好好的耕牛,愣是被饿得皮包骨头,已经没力气耕田。

  因此,王妙索性把耕牛收为公有,安排专门的养牛人负责养牛,等到哪户人家需要用牛时,就把牛借给对方用。

  作为报酬,借牛者要给养牛人一些食物。

  然而,这样的模式也不行,总是有农户借了牛就不肯及时归还,想着多耕一会,导致其他农户没牛耕田

  所以,王妙又不得不安排专门的监督员,监督农户借牛的事情,凡是时间太长的,都要被强制回收耕牛。

  但这样一来,谁又来给监督员发放待遇?

  一开始,有几个村民被王妙的诚心打动,愿意用爱发电,免费当监督员,去监督农户借牛。

  但久而久之,没有待遇的监督员们便越来越懈怠,不愿意继续监督,而且他们自己家也要干农活才能养活自己。

  于是,王妙不得不建立税收制度,要求村民上交百分之一的口粮作为纳税,如此一来,每一百个农户就可以养活一个监督员。

  然而,旧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有监督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放水,让他们借用更长时间,导致其他农户无牛可用。

  然后,还有一些机灵的农户会给监督员偷偷塞更多的粮食,以此获得更长的用牛时间。

  为了防止监督员滥用职权,王妙又不得不亲自监督监督员们,但这样一来,就耽误了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村长,王妙不可能一辈子盯着监督员去监督,因此他又设置检察员去监督监督员。

  然而,检察员同样会滥用职权,用自己手里的权力跟监督员勾勾搭搭。

  因此,又不得不在监察员的上面增设刺史,用刺史监督检察员,但是刺史同样是人,同样会滥用职权,所以又不得不在刺史上面在设立御史,用御史监督刺史。

  但是,御史也是人,御史也会滥用职权,所以又不得不设置更高级别的监察机构,但是更高级别的监察机构同样是由人构建的,同样会以权谋私。

  而且为了养活这么多新增的官员,不得不加大农户们的税率,导致许多农户破产,不得不变卖土地,重新成为流民,成为流民后,他们还会在村庄内抢劫普通百姓,致使村庄的社会治安非常差,有更多百姓沦为流民,而那些高级官员则趁机侵占田地,发展出了自己的小势力,并且驱逐了村长王妙。

  王妙的第二次理想国计划,又失败了!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