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7章 逐鹿中原(五)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欺,草原的人口价格比中原低一些,主要是因为草原人语言不通,管理起来更麻烦,所以价格也就要低一些。

  并且草原政权与中原政权对货品的需求也不同。

  黄金与铜钱的兑换比例为:1镒金=2万五铢钱(燕国一镒金=晋朝一斤黄金=现代半斤黄金)

  【草原:燕国

  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家=1五铢钱

  成年男性=1000五铢钱

  成年女性=800五铢钱

  未成年男性=500五铢钱

  未成年女性=1000五铢钱

  孩童=100五铢钱

  成年牛=5万五铢钱

  小牛=2万五铢钱

  战马=50万五铢钱

  成年马=10万五铢钱

  小马=4万五铢钱

  成年绵羊=5000五铢钱

  小羊=2000五铢钱

  ……

  燕璃一个=1万五铢钱

  琼浆酒一瓶=10万五铢钱

  羊毛布一匹=5000五铢钱

  具装骑兵铠甲一套=300万五铢钱

  大铠一套=100万五铢钱

  小铠一套=30万五铢钱

  香料一石=10万钱】

  【中原:燕国

  五十岁以上老人家=100五铢钱

  成年男性=2000五铢钱

  成年女性=2000五铢钱

  未成年男性=1000五铢钱

  未成年女性=2000五铢钱

  孩童=500五铢钱

  读书人/士人=10万五铢钱

  工匠=50万五铢钱

  医者=500万五铢钱

  ……

  燕璃一个=1万五铢钱

  琼浆酒一瓶=10万五铢钱

  羊毛布一匹=5000五铢钱

  具装骑兵铠甲一套=300万五铢钱

  大铠一套=100万五铢钱

  小铠一套=30万五铢钱

  香料一石=10万五铢钱

  一石腌鱼=1万五铢钱】

  抓捕士人、工匠、医者,是青州军阀曹嶷的主要工作。

  以前的胶东王,后来的张步,再到后来的孔融,再到现在的曹嶷,一代又一代青州的统治者们坚持不懈地贩卖人口。

  每逢乱世,王家就会在离得最近的青州大量购买人口,所以在海外诸岛,有七层百姓都是青州口音。

  石勒政权主要购买的是粮食,只要有粮食吃,百姓自然不会造反。

  别看燕国一石腌鱼卖一万钱很贵,这得跟中原的粮价对比,如今的中原,北方的粮价是2万钱/石,南方的粮价是1万钱/石。

  而燕国的腌鱼毕竟还能顺带吃到盐,所以除了味道不太好,其实还是算很便宜的。

  南方的大晋朝廷主要购买的是燕璃、琼浆酒、香料,世家大族们哪怕跑路去南方了,也不能耽误自己的生活享受,至于百姓的死活,那就是个笑话。

  对于大晋的世家而言,百姓就如同地上的野草,草芥之民死了一批还会再生出来一批,源源不断,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草原上的鲜卑人,他们主要购买的是具装骑兵铠甲,哪怕部落倾家荡产也要买具装骑兵铠甲,时刻为入主中原做好准备。

  对于中原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无比黑暗,充斥着杀戮与破坏,可是对于王家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可以轻松获得大量奴隶,而且买燕国货物的势力众多,卖人口给燕国的势力也多,王家可以垄断经营。

  以前大汉时期,王家卖东西还得跟对方讨价还价,买点奴隶还得小心翼翼,现在,买家们跪着求王家卖货,免得被其他买家先下手为强,卖奴隶的势力求着王家来买奴隶。

  如果这都算不上是美好,王家都不知道什么才能叫美好了。

  ——

  九百年前,当我们中原大地正在胡人铁骑下沉沦时,日不落帝国(燕国)却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海外种植园的开垦速度大幅度提升,这个大发展时期一直持续到了鲜卑北魏的汉化改革,随着统一北方的北魏皇帝在改革中发布《贩民禁令》后,燕国才无法继续大规模从中原获得人口,海外种植园开垦的速度也逐渐减缓。——《世界通史·宋·秦桧》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