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1章 逐鹿中原(三十二)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1章逐鹿中原(三十二)

  一年后

  燕侯二百零九年春(419年

  正月

  元旦

  建康

  盛大的封王仪式正在进行,自大晋篡夺天下以来,第一次册封外姓诸侯王。

  即便是权臣桓温,也是止步于篡位三流程的第一个流程。

  而刘裕,已经进入第三个流程,再下一步就是禅让登基。

  这一年多来,关中果然内乱。

  刘义真虽然只有十二岁,但祸害人的本事却很强,在统治关中期间,常常带着士兵抢劫自己的百姓,掳掠关中百姓的妻女,有一些赏赐给士兵,有一些收入宫廷玩弄。

  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大概率是娶不起媳妇的,毕竟女人总数是有限的,上层疯狂纳妾,底层自然就没有足够多的女人可以当媳妇。

  像是刘裕这样能够读书识字的出身,尚且要当上军官以后才娶妻生子。

  因此,在民间,大多数百姓都是兄弟共妻,亦或是邻居共妻,并且街坊邻居还会互相送女为妻。

  也就是说,我家跟你家是邻居,我把我的女儿送到你家当媳妇,你把伱的女儿送到我家当媳妇,然后我的三个儿子,共同当你家女儿的丈夫,你家女儿是我家这三兄弟的共妻,我家女儿在你家也是同样的待遇。

  一夫一妻多妾制,也是中原人口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

  女人资源被上层垄断,底层人只能三四个男人共同享用同一个媳妇,生育率自然也就很低了。

  后世之人以为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一个男人有很多妾就可以提高生育率,这是一种典型的误解,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上层的生育率增加了,却没有看到底层的生育率大幅度下降了,在计算生育率时,完全没有把底层人考虑在内。

  一夫一妻多妾制,只能让上层统治者们享受齐人之福,底层百姓则只能悲催地共妻。

  认为只要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就能让自己左拥右抱的,完全是把自己代入了统治阶层,并且忽视了绝大多数时刻都在面临断子绝孙风险的底层百姓。

  因此,燕国的一夫一妻制,或许算不得多么优秀,但目前而言,绝对比中原的一夫一妻多妾制要更加体谅底层百姓,也更加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所谓良政,不仅体现在对百姓减免赋税徭役,也体现在一些日常细节,比如燕国一个小小的婚姻制度,就是属于良政的一种。

  燕国进步的地方,并不仅仅只是火药、水推车、玻璃、冶炼技术等外在器物,更在于日常的生活细节。

  本来关中百姓就已经很惨了,在刘裕次子刘义真的掠夺下,那就更惨了,农民起义军遍布关中,那些将领们还互相攻击,匈奴夏国也趁虚而入。

  不过这匈奴夏国皇帝赫连勃勃也不是省油的灯,打进关中第一天就把长安城给屠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没有最惨,只有更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