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1章 逐鹿中原(三十九)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1章逐鹿中原(三十九)

  一年后

  燕公二百一十三年春(523年)

  自冯太后、孝文帝汉化改革和迁都洛阳以来,魏国的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然而,民族矛盾虽然逐渐缓和,阶级矛盾却不断积累。

  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原本是鲜卑皇帝和大贵族们用来保卫国都的军镇,六个军镇的鲜卑武士和汉人豪族都得到重用,地位类似前汉的六郡良家子。

  就跟后汉迁都洛阳,所以六郡良家子逐渐被冷落,以至于关西人纷纷选择作乱一样。

  随着魏国迁都洛阳,平城附近的六镇鲜卑武士和汉人豪族被冷落,加上世家门阀制度的建立,导致上升通道被堵塞,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靠着打仗实现荣华富贵,只能想办法巴结高等门阀,于是他们也选择反叛。

  汉帝国冷落关西六郡的武人,导致关西人的不满,魏帝国冷落六镇的鲜卑武人,导致六镇军民的不满。

  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过往发生过的事。

  柔然人突然反叛,劫掠本就不富裕的六镇,六镇军民好不容易击退了柔然了,希望洛阳朝廷能够照顾六镇军民作为补偿。

  然而,魏国的鲜卑门阀和汉人门阀,都不愿意救济六镇的灾民,任由六镇的鲜卑武士和汉人武士活活饿死。

  不仅不肯救济,魏国官吏们还要反过来跑到六镇收刮财富,对灾民们敲骨吸髓。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胡太后以及众多门阀子弟的奢糜享受。

  魏国重新流行起了佛教,胡太后下令用黄金打造佛像。

  而高等门阀也沉浸在奢靡之中,元琛效仿当年西晋的石崇,与他人斗富,比一比谁的家里更富贵,家中伎女上千人,奴仆丫鬟上万,豪宅园林堪比皇宫,并且留下名言:“不恨我不见石崇,只恨石崇不见我。”

  这意思是说,哪怕当初晋朝首富石崇看见了我,都得自愧不如。

  随着魏国上层在建立门阀制度后逐渐晋朝化,变得越来越腐朽。

  怀荒镇、沃野镇的军民发动起义,并且击败了其他几个想要抵抗的军镇将军,带着另外几个镇一起造反。

  魏国发兵十万,想要镇压六镇叛军,却被击败。

  朝廷平叛大军被击败,这个消息传遍天下,众多隐藏在暗中的势力趁乱纷纷叛乱。

  其余胡族也趁机发动叛乱,割据自立。

  然而,在这样的天下动乱背景下,魏国权贵们依旧纵情享受,沉浸在洛阳朝堂上的权力争斗上。

  这鲜卑人建立的大魏,现在也逐渐变成了司马晋朝的形状。

  又几个月后,魏国内乱越来越严重,中原地区众多魏国将领南下投奔梁国。

  梁国皇帝萧衍见状,连忙发动北伐,想要趁机收复中原。

  然而,梁国西路军主帅无能,在自己国家境内行军时,带着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