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0章 犁庭扫穴(十六)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0章犁庭扫穴(十六)

  三年后

  燕公三百四十年夏(540年)

  扶余城

  城南三十里处

  黄宗羲代表牡丹行会参军,协助禁卫军抵御高句丽的侵扰。

  他的手中拿着一张强弩,腰间还挂着一张连弩,背上背着许多两筒箭矢,与其他战友正在巡逻,作为牡丹行会的富家公子,自然是与普通士兵不同,刚入伍就是一个小军官,指挥着25个同样刚刚参军的新兵。

  经过二十年的扩张,高句丽达到了鼎盛,不仅彻底蚕食干净了勿吉,还再度南下吞并了扶余国,吸纳了一些从草原逃离而来的工匠,冶铁技术也进一步发展,如今的高句丽人,已经会自己制作劣质铁器、劣质铁甲等,勉强算是打破了燕国的冶铁技术封锁。

  燕恋用了两年时间在将青州地区的人口财富都迁徙到光州后,又立刻召集贵族们商谈北伐高句丽的计划。

  打完高句丽打叛军,打完叛军又打中原,打完中原又打高句丽。

  好在战争烈度都不算太高,所以对经济损害不算太大。

  这时,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领来到了前线视察,正是已经高升的侯景,此刻他已经是燕国山东道泰州都督兼燕属魏国柱国将军。

  “道”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军区制度,原本只是高欢为了方便征讨各方反贼,并且加上军政府统治,于是将统治区内分化为不同的军区/监察区/道。

  由于高欢的政权并没有正统性,也不稳定,纯粹靠着军队维持统治,跟蜀汉一样,是军政府统治,跟一般想象的文官制度不是一个概念。

  因此,他在统治区边疆地区设立【道】这个军区/监察区,所谓【道】,就是任命一个军事监察主官,这个军事监察主官,代替最高统治者高欢,对边疆地区各个州郡县,进行军事统治和监察。

  跟汉武帝设立【州】的目的是一样的,一开始并不是行政区,只是单纯地监察地方郡县,慢慢地就演变成了正式的行政区。

  燕恋效仿高欢的做法,把刚刚占领的山东地区也建立了军区/监察区,也就是【山东道】,【山东道】的军事监察范围包括整个燕属魏国、燕属晋国。

  燕恋的从兄燕忌成为了【山东道】第一任“节度使”,侯景成为北青州都督。

  所谓“北青州都督”,就是都督北青州各郡县军事,所谓【山东道】节度使,就是整个山东道所有都督们的总负责人、监察人。

  在【山东道】,除了侯景这个北青州都督,还有南青州都督,泰州都督,东青州都督,光州都督,这些都督都受到节度使燕忌的节度。

  燕恋剥夺了刺史的军事监察权,把刺史的军事监察权给予了各州都督,并且剥夺了刺史的行政司法权,把行政司法权分给了具体的官吏,刺史只保留行政监察权和司法检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