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4章 逐鹿中原(五十九)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4章逐鹿中原(五十九)

  一年后

  燕国三百七十七年春(587年

  大兴城

  由于之前的长安城面积太小,而且各种基础设施太过落后,还是用的汉朝的设施,因此,隋朝在长安城附近重新建造了一座更大的城池-大兴城,并且以大兴城为帝都。

  这几年,隋国的改革更加深入。

  比如,取消了汉朝以来的的征辟制,收回了地方长官自行征辟官吏的权力,改成了由中央吏部统一任免。

  这毫无疑问是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让中原在君主专制的道路上跨了一大步。

  同时,收回了地方长官招募士兵的权力,改成由中央任命的军事将领管辖某片区域的治安。

  一方面是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地方割据。

  但这样做的负面效果便是,地方上一旦发生民变,可以迅速壮大,如果有敌国入侵,也可以迅速席卷一大片地区,因为中原腹地都是空无一兵。

  同时,又更改行政规划,把州郡县三级改成了州县二级,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前汉时期,前汉时期也是只有两级,不过一级行政区叫作郡而已。

  这么改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州太多了,很多州只有一个郡的大小,跟郡的功能重复了,导致官吏太多,形成了冗官,增加了朝廷财政开支,所以干脆取消中间的郡,改成州直辖县。

  中原的行政区域从三级变成两级,而燕国的行政区域,则是从两级变成了一级,比之中原还要更加扁平化。

  在燕国,只有【城】这一个行政等级,乡村是民众自治,【城】以上便直接是中央。

  民众自治的好处是,可以不用任命官吏,而且本地民众比中央派遣的官吏更加明白自己的现实需求,自治引发的社会矛盾要远远小于朝廷管制,但坏处便是,燕国朝廷对乡村的控制力是比较小的,以至于鸿雁道在燕国乡村可以随意传播,而燕国朝廷对比却无能为力。

  隋朝表面上平稳发展,可实际上却暗流涌动。

  宇文家族的复辟势力、高氏的复辟势力、各个朝贡国都想要反叛、燕陈二国已经联合,等等等等。

  宇文家族的复辟势力威胁最大,毕竟杨坚的政权都是篡夺的宇文家族,所以对宇文家族的清洗最为残酷,拿出了宇文家族的族谱,按照族谱,把宇文泰的子孙后代,全部杀死,一个都不留。

  除此之外,均田制的推广过程中也发生许多问题,比如,朝廷说是给每个男丁分田一百亩,可实际上,每个男丁分到的田,只有不到二十亩,但是,他们分田后,却要按照一百亩的标准给朝廷缴纳赋税。

  这就好比,一个人收入明明只有5000,可是朝廷却认为他的收入有50000,于是按照10%的税率,收走了5000的收入。

  隋朝,在开国皇帝杨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