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8章 共和国与皇帝(八)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8章共和国与皇帝(八)

  “燕国的政体,真的是先进的吗?”

  “共和国,是否已经落后,帝制之国,才是未来?”

  五年后

  燕国四百二十二年夏(642年)

  这样的问题,盘绕在每一个燕国知识分子的心中。

  以前,他们可以自豪地说,燕国是正统,燕国的政治体制是最优秀的,甚至鼓吹燕国有纠错机制,不会像中原那样被残暴昏庸的君主祸害。

  然而,随着中原出现李世民这样的千古明君,燕国人开始变得不自信了。

  看看隔壁的中原,在明君李世民的治理下,国家越来越富强,百姓开始安居乐业,再看看我们燕国,每天都是议会扯皮,扯皮没完没了,内斗无休无止。

  事实证明,对共和制破坏最大的,不是昏君,而是明君。

  昏君的存在,让百姓对帝制感到失望,甚至是唾弃,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拥抱共和制。

  可是当明君出现时,百姓又开始对帝制抱有希望,开始对内斗不休的共和制感到不满。

  “如果我们燕国也是帝制就好了,我们燕国也有一位李世民这样的明君来统治就好了。”

  杨广的存在,让燕国人相信,燕国的贵族议会共和制,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

  而李世民的存在,又让燕国人相信,中原的开明君主专制,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

  一些燕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共和制是否其实是一种倒退,开明君主专制才是世界的未来?

  理论总是因为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当杨广百万大军被燕国杀得飞灰湮灭时,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共和制就是要比君主专制更好。

  可是当李世民统治下的唐帝国,人民安居乐业,对外还能开疆扩土时,绝大多数人又开始相信,君主专制或许比共和制更好。

  谁赢了,谁的制度就更加优秀,从古自今,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思维。

  当共和制的燕国战胜君主专制的隋帝国时,共和制就比君主专制更加优秀。

  当君主专制的唐帝国,开始繁荣昌盛时,君主专制就比共和制更加优秀。

  不过也有一些燕国思想家提出,中原的繁荣昌盛,只是因为有李世民,一旦李世民死了,新的君主是一个昏君,那么,燕国就能重新战胜中原。

  “人性总是自私自利的,所以,根据人性,明君总是稀有的,昏君才是常态,就算李世民的下一代不会出现昏君,他的下下代肯定会出现,就算下下代不出现,下下下代肯定会出现。”

  “所以,君主专制是一个上限极高,下限极低的统治,上限可以短时间内繁荣昌盛,比如李世民,下限可以短时间内民不聊生,比如杨广。”

  “而我们燕国的共和制,既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也不至于到民不聊生的地步,所以,共和制依旧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