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8章 大航海(八)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8章大航海(八)

  共和四百六十六年秋(676年)

  琼州(海南岛)

  琼州西南海域(北部湾)

  王勃离开了岭南最富饶的番禺,乘坐一艘商船,前往交趾。

  据船长自己说,这艘商船是要渡海去交趾购买粮食和甘蔗,然后再把交趾的粮食和甘蔗运到山东售卖。

  交趾地区种植水稻,并且一年三熟,属于粮食盈余地区,多余的粮食,有一些北官府运往长江水道,然后顺着长江水道进入大运河,最后被运到洛阳和长安,供养帝国的权贵们。

  还有一些则被商人们购买,转卖到人口过多的中原,那里人太多了,对粮食的消耗非常恐怖。

  至于甘蔗,则主要是用来榨糖,交趾没有榨糖作坊,只能把甘蔗运到江南地区,在那里加工成红糖以后,最后被卖给达官显贵们。

  不过这一路上也并不安全,燕国的海盗,时不时就会抢劫唐帝国的商船。

  虽然共和国内部分为好几个国家,燕国只是其中之一,抢劫唐帝国商船的,不只有燕国,还有星繁国,但是中原还是习惯性地称呼共和国为燕国,偶尔把星繁国称呼为南燕。

  共和国发布了《私掠许可证》,允许行会、公民们,自发组建海盗船队,去劫掠唐帝国的商船,劫掠到的一切物资,都不用上交共和国,也不用交税,完全归属劫掠者。

  通过这种办法,刺激鼓励共和国的行会和公民们,踊跃抢劫,打击唐帝国的海上贸易。

  这其实是变相地允许民间组建私人武装。

  中原王朝是不敢这么玩的,担心民间拥有私人武装后,会割据独立。

  比如汉末的那些军阀诸侯们,他们很多都是招募乡勇起家。

  然而,共和国内部本来就是互相割据独立的,本来就已经分裂了,所以反而不用担心民间武装割据独立。

  星繁国议员与燕国议员,在共和议会上,经常围绕经费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燕国希望共和国把更多经费用来开荒东北地区的森林沼泽,而星繁国则希望共和国把更多经费用来扩张海外利益。

  共和国内部,分为了【北上派】【南下派】,北上派更在乎东北的开发,满下派更在乎海外的开发。

  北上派的议员们,联合在一起,结党营私,被共和国公民称为“北党”,南下派议员们,也不甘示弱,同样结党营私,被共和国公民们称之为“南党”。

  共和国,已经开始出现了党派政治的雏形。

  不过目前来说,燕国在共和国内部依旧是主导地位,所以“北党”优势很大,大部分经费都用来开发东北了,只有一小部分经费用来海外扩张。

  就这么点经费,仅仅能够用来建立一些贸易据点、探索新的海上航线,根本没实力征服海外文明。

  当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割据势力时,会担心产生一个割据势力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