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7章 逐鹿中原(一百零六)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7章逐鹿中原(一百零六)

  共和四百七十六年夏

  这一年,燕国派出侦察船,前往冰火地东面进行侦察,尤其是搜集高句丽人的情报,为将来攻打高句丽的战事做好准备。

  这一年,唐帝国内部内斗白热化,关中与关东的矛盾、门阀与寒门的矛盾、皇权与臣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李唐宗室与天后的矛盾,等等。

  为了巩固权力,天后效仿晚年汉武帝,在中原搞【大清洗】。

  但凡反对天后的人,通通被来俊臣等酷吏迫害致死。

  许多大唐名将,都被清洗。

  来俊臣、周兴、麦卡锡,等等酷吏,发明了各种酷刑和口袋罪罪名,在朝堂上大肆铲除异己。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考虑到关陇贵族们不肯支持自己篡位,天后决定放开科举制的限制,从寒门录取人才,用寒门来制衡贵族门阀。

  虽然天后降低科举制的限制,真实目的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但是却又在客观上促进了唐帝国的阶级流通,让寒门有了更多机会进入朝堂。

  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很多事情往往是这样,就好比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竞争压力,逼得各个诸侯国不得不提拔士人,让士人进入权力中心,这种事,放在西周鼎盛时期,根本不可想象。

  是燕国贵族自己愿意放弃人头税和徭役吗?还是因为来自中原的强大外部威胁,逼得贵族议会不得不放弃人头税和徭役,以此来安抚国内民心,避免因为内忧外患而亡国呢?

  几百年前,如果不是王霆之乱,燕国贵族们,为了拉拢行会富商们帮助自己平叛,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允许分享一部分权力给那些行会呢?

  适当的内部叛乱,可以给统治者压力,让他们不敢对底层压迫太狠,适当的外部威胁,可以给统治者危机感,让他们不敢太过松懈享受。

  如果百姓老老实实不造反,那么燕国的人头税和徭役,恐怕还得再多持续几百年。

  正是因为大规模的底层叛乱,才逼得燕国贵族议会放弃了人头税和徭役。

  如果没有大唐这个强大的外部威胁,恐怕燕国贵族们,早就跟西晋的世家大族一样,整天只会奢侈享受了。

  正是因为有了唐帝国这个强大威胁,共和国贵族们,才不得不保持开扩冒险精神,不敢太过沉迷纵情享受。

  孟子说的,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吴国还没灭亡时,司马炎还是标准的明君,励精图治,不敢纵情享受,担心被吴国反攻,等吴国灭亡,司马炎就开始声色犬马了,大晋已经没有敌人对手了,他也该好好享受一下后半生了。

  不仅是司马炎如此,真实历史上的李隆基,又何尝不是如此。

  刚即位,帝国内忧外患时,还能励精图治,等敌人都被打趴下了,就该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