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9章 大航海(十四)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9章大航海(十四)

  共和四百七十七年冬(687年)

  当燕国正在冰火地建立朝贡体系,逼迫各个土著部落对流鬼都护府臣服之时。

  星繁国,星繁议会,花费重金,聘请著名大航海家郑和,再一次出海远航,开辟更多海外市场,建造更多贸易中转站。

  星繁国贵族、行会富商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只有东部天竺的市场。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天竺自己就能生产香料,所以星繁国的香料依旧没有市场,卖的都是其他产品,比如羊毛布、丝绸、瓷器、琼浆酒等等。

  “听闻中原的香料是从大食进口的,大食的香料又是从南天竺进口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香料卖给大食,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卖给了中原。”

  “郑和先生,请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大食的航线。”

  郑和已经七十二岁,从小就喜欢航海,这几年,赋闲在家的他,还在嫦娥学府担任航海学教授,教导学生们航海知识,并且为共和国编辑航海学教科书。

  嫦娥学府是标准的贵族学府,能在这里学习知识的,非富即贵,要么是贵族的子嗣,要么是行会富商的孩子。

  普通公民的孩子,小时候一般只能上蒙学,会最基础的识字。

  长大以后,才能通过实践,去获得诸如航海学的知识,然后再去参加航海学的科举考试,最终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共和国公民。

  只要花费重金,书籍也能买一些,但找不到专业的教师,只能自学成才,亦或是找某个懂这些知识的亲戚朋友。

  郑和船队有二十多艘船,五百名水手,他们从星繁城出发,这一次没有选择进入函谷海峡,而是从繁岛的西面海域通行。

  跟上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上一次,郑和船队完全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的,从来不敢太过深入海洋中心,担心在茫茫大海上迷路。

  这一次,郑和有了新的航海工具-海上星盘。

  早在十几年前,燕国就在罗盘指南针的基础上,改进出陆地星盘。

  在一年前,星繁国的一位探险家,在陆地星盘的基础上,改进出了海上星盘。

  海上星盘虽然误差很大,但是却让共和国的探险家们,有了脱离海岸线,进行远洋航行的可能。

  根据星盘,航海家们,可以大致得知自己在哪个经纬度,从而判断出接下来应该向哪里航行。

  既然是开辟新航线,郑和便不打算沿着上一次的航线航行,而是依靠着最新的工具-海上星盘,尝试直接横穿大海,从繁岛直线抵达狮子岛,而不必沿着东天竺的海岸线航行。

  这个风险是巨大的,万一迷路,就得活活饿死在茫茫大海上。

  但是收益也是巨大的!

  为了刺激郑和等航海家探索更近更高效的航线,寻找更多的海外市场,共和国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条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