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38 章_逸羽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8],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9]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10]。

  我国人民为了方便记忆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二十四节气歌\”,下面这一首流传较广: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古人一年有许多节日。下面把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以叙述。

  元旦这是正月初一日。

  人日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