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5章 海底避难所【4000】感谢书友Dr_星海求生:从一艘小破船开始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

  当然了,最适合建造地热提取站的地区,其实是弯弯省东部的花莲县。

  那边距离马里亚纳海沟最近,是最适合用来建立海底基地,架设地热提取站的地方,

  虽然临近末日,海沟附近的地质结构会变得极不稳定,但优点也是如此。

  较为脆弱的地壳,非常容易进行地热提取作业,相比较于其他的地方,这里的效率无疑会更高。

  并且拥有无穷的海水作为冷却液,虽说可能会浪费掉不少热力资源,但同样的安全程度也相对较高。

  至于为啥最后没去弯弯那边,则是因为赵封考虑到了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

  要知道,想在弯弯省搞这个,前期还行。

  但到了后期,以弯弯的物资与产能,根本不足以支撑海底建设的需求。

  海岛上各种材料他们那边也供给不过来,所以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台州。

  虽然距离远了500公里左右,但胜在海底地貌比较平整。

  如果用来建立海底避难所,相对来说也会更加方便,以及安全。

  因为地形平整便代表着大陆架岩层结构的稳定。

  你想啊,星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山脉?

  那还不是因为大陆板块的移动与挤压嘛,大的平原完全可以视为一整块大陆架,或者一整块岩床,相对来说那稳定性肯定要更胜一筹。

  面对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时候,也会更轻一些,甚至因为岩层的稳定,很少发生地震。

  海底也是一样。

  赵封考虑的拯救方案,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

  除了“浮空城”这种明显吃力不讨好的方案外,他其实也想到了在海底建立避难城市的方案。

  建造属于人类的亚特兰蒂斯之城。

  所以这就必须选一片地质足够稳定的海底平原来进行建设。

  这也是为什么,宁德与温州这两个城市距离虽然更近,但赵封却没有选那边的原因。

  就是因为那边临近的海床地质结构,不符合他追求的稳定性。

  这样一来位置确定后,就能有效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并且因为是海底避难所,所以天生便可以免疫地面上的火山灰以及滔天海啸。

  按照当前的地球的科技水平,可能还需要担心当灾难来临,海底避难所能否继续抗住骤然变强的水压。

  毕竟是地壳变化,海平面上涨,他所设定好的位置现在是1000米的水深,届时很可能会变成5000米甚至更深。

  但好在建立海底避难所的是赵封,作为星海人族,他的科技水平摆在那儿。

  只要能源管够,别说千米水深的压强,万米十万米都能轻松拿捏。

  在确定了发展重心之后,赵封便将深海作业机器人的设计图纸给传输到了AI系统中。

  并将其连接至机械臂。

  为了确保他新做出来的AI不会被外面的网络世界给带偏,他取消了AI的外网连接功能。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