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3章 爱因斯坦谜题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3章爱因斯坦谜题

  晚上散会,卢院长邀请李国成共进晚餐。

  卢院长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他早年设计的等倾角魏森保单晶X射线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称为“卢氏图”。

  卢老60多岁,标准的老帅哥一枚,平时总是乐呵呵的,一旦拉下脸,则是不怒自威。

  “我和老赵是多年的朋友,你的事情也有耳闻,你能做出现在的成绩,足以自傲”。

  李国成才明白卢老为什么一直支持他,原来卢老知道了他的过往。

  “卢老,和您比起来,我就是一个小豆芽,您可是华夏结构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直坚持教书育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使命不一样,你能够开办实业,投巨资从事科技创新,为国家节约了宝贵的外汇。而且我知道伱一直在基础科技上下功夫,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把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交给你,我们放心”。

  “感谢您的信任。不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明知道继续研发下去非常有必要,但是却在坚决反对?”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点来说,他们不是坏,而是立场不同”。

  卢老声音低沉、哭笑着地说道。

  “他们不是坏,而是蠢,是目光短浅。

  老人家说过,打得一拳出,免得百拳来。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他们怎么就不吸取教训。

  难道真的是,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是从来不会吸取教训”。

  李国成越说越气愤,这几天他一直憋着一口气,现在面对赵老的朋友,自己的长辈,终于发泄了出来。

  对方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李国成,没有说话。

  发泄完的李国成稳定了一下情绪,“对不起,我有点失态”。

  “这样挺好,年轻人就得有点血性”。

  李国成今天确实被气坏了,因为他了解后世,了解未来华夏会经历什么。

  所以他一直想做点什么,即使最后无法改变什么,但是起码他做过,努力过,死而无憾。

  “小李,你有没有听过爱因斯坦对华夏的评价?”

  他知道,就是现在流传很广的‘爱因斯坦谜题’,是1953年爱因斯坦在致斯威策()的一封回信。

  当前国内的主流翻译是: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通过系统性实验可以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华夏的先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来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情。’

  国内很多学者解读为爱因斯坦在批评华夏没科学、没科技思维、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