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不合时宜_桃李春风一杯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扬州这件事!

  他们为的,也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在朝堂中的共同利益。

  ‘这回如若不将那个杨二郎踩死,以后岂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骑到自己头上拉屎撒尿?’

  ‘那这个官做着还有甚意思?’

  他们不是接受不了皇帝杀中下级官吏。

  而是不能接受仅仅因为贪污受贿这件小事大开杀戒。

  更不能接受皇帝的鹰犬不经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会审,私自处决朝廷命官。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把刀子,日后不会落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人头上……

  熙平帝自然看得明白文武百官的意思。

  但他更明白,他不能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让步。

  不是杨戈不可以死!

  事实上,杨戈一而再、再而三的拿他当刀使,他心头也很是恼怒,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杀杨戈。

  而是杨戈不能死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也不能死在查处贪污受贿这件事上,更不能死在文武百官逼宫要挟之下!

  否则,他为了整顿吏治、重整朝纲所做的诸多努力,岂不是付诸东流?

  否则,文武百官往后盘剥起百姓来,岂不是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否则,往后但凡不顺文武百官的意,他们岂不是都能用这种方式来要挟他?

  那他这个皇帝做着还有甚意思?

  于是乎……

  在文武百官跪宫门的第二日,一张文书就贴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那张文书的排头上,清清楚楚的写着:‘罪臣江浙省扬州府正六品通判宋珅,叩请圣安……’

  朝廷公布犯官罪名,这并不稀奇。

  但在满朝文武都为了这件事忿怒上火的档口,熙平帝将这么一张变相为扬州之事站台的文书贴遍洛阳城,无异于是狠狠一巴掌打在了满朝文武的老脸上!

  ‘你们最好自个儿体面,否则我亲自帮伱们体面了’。

  受到了刺激的文武百官自然是越发‘群情激奋’,当天跪宫门的文武官吏人数就直接翻了一倍。

  连一些宫门都没资格踏进去的绿袍六七品小官儿,都被拉来凑了人头。

  一个个须发花白的积年老吏跪在宫门外长吁短叹、呜呼哀哉的吟诵着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不知道的人,还只当他们蒙受了多大的不白之冤!

  若是换个时间,这么大的场面,定能成为无数洛阳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搞不好,史书上都得浓墨重彩的记下这一笔:某年某月,帝不贤,群臣力谏之……

  只可惜,当下洛阳百姓的注意力,全在扬州之事上,哪有心思关心这帮脑满肠肥的官老爷们又在吵吵什么事?

  更令满朝文武心冷的是,紫微宫紧闭的宫门就如同泰山一样巍然不动,隐身后宫的熙平帝也没有丝毫出来安抚文武百官的意思。

  文武百官纵然都是久经沙场的铁膝盖,跪了三天之后,也终究是快要撑不住了……

  当然,他们更加忍受不了的,还是熙平帝的冷漠态度。

  于是到了第四天,冲突再度加剧。

  浙党魁首、户部尚书耿精忠带着满朝文武的期待,高举奏折入宫乞骸骨!

  罢朝三日的熙平帝终于现身了,他和颜悦色的请耿精忠吃了席,然后连礼貌性的流程都没走,就很是“惋惜”的接受了耿精忠的请辞,并当着他的面,招来跪在宫门外的齐党户部侍郎蒙子迁,下中旨任命他为新任户部尚书。

  所谓中旨,就是不用经过六部和内阁商议、直接生效执行的圣旨,是帝王意志的最高体现。

  与跪宫门一样,这种绕过朝堂,直接以中旨任命部堂级大员的做法,同样是君臣博弈中的大杀器,这种做法很管用、但后遗症很大,用一回就伤一回君臣情分,用一回就会加剧君臣博弈的冲突烈度……

  而熙平帝在此刻祭出这一招,更是彰显了他在这件事上的强硬态度:‘别给脸不要脸、敬酒不吃吃罚酒!’

  面对熙平帝的冷酷绝情,宫门外跪着的文武百官们自然是怒火中烧!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