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匡扶社稷_桃李春风一杯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好了,还省得空背个反贼的名头,又挨打又吃不了肉!”

  杨英豪自动忽略了他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语,迟疑道:“话虽如此说,但皇帝和权臣斗法,咱明教不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也就罢了,还掺合进去主动平息两头的争端,费时费力又两头都得罪……这个账,怎么算都算不过来!”

  杨天胜看了自家亲爹一眼,正色道:“爹,孩儿说几句话,您不能生气、也别打孩儿……”

  “孩儿有时候就顶看不上咱们教中那些又蠢又坏的造反派,一个个平日里口号喊得震天响,又是匡扶济世、又是救百姓于水火……可到底办了几件实事?”

  “一议事就是满嘴的大局、轻重、利弊!”

  “真办起事儿来,一个个不是一推四五六、就是尽扯后腿。”

  “您再看看人杨老二,他难道不知什么是大局?什么轻重?什么是利弊?”

  “您只知晓那厮够猛够莽,但孩儿告诉您,那厮的脑子比孩儿见过的绝大多数人都好使……至少咱教中那些成天喊着大局、轻重、利弊的蠢货,没一个及得上杨老二!”

  “他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

  “可人愣是顶着他们口中的大局、轻重、利弊,把他觉得对的事给办了!”

  “所以满江浙的老百姓都记得他,提起他的名字,买到的烧饼都比别人大!”

  “您信不信,他要是去江浙喊一嗓子造反,江浙大部分老百姓都得跟着他揭竿而起!”

  “换了咱爷俩,或是教中那些造反造了几代人的蠢货去江浙试试,看有多少老百姓认咱明教这块招牌?”

  “咱明教可是好几百年的老字号啊!”

  “还抵不过人杨老二在江浙待仨月!”

  “您难道还不明白是为什么吗?”

  杨英豪看着自家傻儿子,都到嘴边的“混账”两个字慢慢变成了“牛逼”。

  这还是我那傻儿子么?

  他是怎么看明白这些事的?

  我都没看明白啊!

  迎着亲爹直勾勾的眼神,杨天胜心虚的战术后仰,小声比比:“呐呐呐,先说好啊,一不打脸、二不打头……”

  杨英豪抬起手,在杨天胜闭起一只眼准备挨打的眼神中,轻轻拍了拍他的小臂,温言道:“你说得很对,看问题比你爹我都透彻……可是,好处呢?”

  他轻轻点了点桌面,不疾不徐的说:“这不是一件小事,要在浙党和宁王府的暗中阻挠下,顶住那些作乱的东瀛浪人,至少得动用四五千人马。”

  “做得成,皇帝要打咱们、浙党和宁王府也要打咱们,后边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偃旗息鼓、暂避锋芒。”

  “做不成,咱们不但损失惨重,连咱们明教这块金字招牌都得颜面尽失,咱爷俩往后也别想再在教中抬起头来做人。”

  “冒这么大险、费这么大劲,只为了让江浙百姓记我们明教一个好。”

  “值得么?”

  杨天胜摇头:“爹,话不能这么说,这件事无论做不做得成,都是一个态度,我明教想尽我们所能让这个世道变得更好的态度!”

  “只要我们去做了这件事,往后江湖上还有谁人能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我们是魔教?”

  “我们打了倭寇都还是魔教,那他们这些正道人士岂不是得踏平四夷?”

  “再者,这件事后,无论咱们明教往后还造不造反,都有了造反的根基!”

  “倘若他赵家人真能坐稳这个天下,咱们就踏踏实实过咱们的日子。”

  “倘若他赵家人坐不稳这个天下,那咱们就一拥而上掀了大魏算逑!”

  “这总好过咱们继续背着骂名,里外不是人吧?”

  “您要实在有顾虑,咱不动用教中的人马,孩儿只带着手下人去沿海,能做多少做多少……”

  杨英豪端起续上水的茶壶慢慢倒出两盏热茶,将其中一盏推到杨天胜面前,自个儿捏起一盏小口小口的抿着思索了许久,才下定决心道:“我儿肯上进,为父自当鼎力支持!”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