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7章 两不欢_汉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华看着王生,轻轻点头。

  “陛下志气是有的,但是动作太大了,脚步迈的太大了,这便是祸患的根源。”

  司马遹步子迈的太大,王生也知道,王导也知道,甚至皇帝他自己也知道。

  但就是有些事情,是知道了,都要做的。

  在皇帝司马遹看来,他的时间是宝贵的,他还要追着汉武帝的脚步,可没有时间继续在诸王身上消磨着。

  而且,皇帝司马遹还有另外的想法在里面。

  若是他按部就班,那些有心人反而是不会跳出来了,而只有当他用一些激进的手段的时候,才会有人站出来。

  在现在的皇帝看来,魏郡之乱,恰恰是有心人站出来的结果。

  “张公先别急着下结论,陛下乃圣人,懂得的东西,是比你我二人要知道得多的,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对于王生这句话,张华倒是没有反驳。

  当然,在心中,他是十分不屑的。

  现在的皇帝司马遹是他看着长大的,多少斤两,他张华会不知道?

  “陛下确实圣明,只是过刚易折这个道理,诸位也是懂得的。”

  “说了这么多,张公要晚辈过来,是何事?怎么说到现在,晚辈心中还有些迷糊呢?”

  这张华绕来绕去的,反而是要把王生给绕晕了。

  “今日要你过来,老朽便是知道,你是陛下身边重臣,你所言语,陛下皆能听之用之。”

  “张公的意思是?”

  张华脸色不变。

  “我有些话,要与陛下说。”

  当我是毛利小五郎呢?

  “张公若是有话,可以直接与陛下说,何故假借晚辈之口?”

  现在张华虽然是乞骸骨了,但要说见皇帝一面,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张华脸上却多是苦笑之色。

  “若是陛下愿意听我的话,我自然是直言不讳的,但陛下觉得我不可信,我说出来的话,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有道是身正不怕影斜,张公既然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番苦心,陛下自然是知晓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张华在嘴中咀嚼,眼睛发亮。

  这不就是他现在的心境吗?

  若是他能写出一篇文赋,送到皇帝面前,恐怕他重新出山,便成了可能了。

  “这句话,又是出在何处?”

  王生当即就要将范老的名字搬出来,但还是忍住了。

  岳阳楼记中,还有一句更经典的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要说出来,当真是为国为民的忠臣形象了。

  只可惜,现在的张华,毕竟还是没有范仲淹的所感所得啊!

  王生轻轻摇头,说道:“这并没有出处,这是在下写的。”

  自己也算是范公的祖爷....爷辈的了,人还没出生,这棺材板也就不用按了。

  “不想广元侯现在风华正茂,又正是得势的时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