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重生_玉满花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脚,却依然不顾一切向自己奔来。

  华桐下辈子我们还做好姐妹,下辈子我一定护住你。

  ……

  清远郡平阳县的小村庄旁的月老湖边,一个女童蹲在湖边,不吵不闹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湖中的自己,一双杏眼圆溜溜等我盯着湖面,小小的唇微微抿着,一动不动。

  路过洗衣服的胡大娘看着唏嘘道:“多伶俐的孩子啊,怎么好端端的傻了呢。”

  一旁的李大嫂疑惑道:“这不是老姜家的宝贝女儿吗?不是一向宝贝疙瘩似的藏着吗,怎么今日居然放出来了。”说着又看向胡大娘,“怎么,听你的意思,这女娃是个傻子?”

  正说着话呢,一旁就溜出个小身子:“你们说谁是傻子呢!”

  胡大娘被突然窜出来的丫头片子吓了一大跳,“嘿,你这个死丫头,小心我告诉你娘去。”

  “你去啊,你说我家妹妹是傻子,看我娘不把你拿着扫把赶出去。”

  湖边的女童被这边的声音吸引,迈着腿走过来,小手颤巍巍的拉住姜锦的衣角。

  “瑟瑟,我们走。”

  姜锦牵着女童走了,后面的胡大娘还在骂骂咧咧。

  “阿姐,对不起,又让你为我吵架了。”

  姜锦甩甩手“没事,要不是哥哥不在,她们才不敢议论我们呢。”

  两姐妹牵着手一起回家。

  刚回家,就有一个妇人在门口侯着:“你怎么又把妹妹带出去了,这才刚好没多久。”妇人心疼的摸摸女童的脑袋。

  姜瑟有些恍惚,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美妇人,颤巍巍开口唤了声:“娘……”

  “你可不要乱跑,快进来,沈妈妈给你们做了杏花糕。”

  甜丝丝的糕点入口即化,姜瑟吃着吃着陷入沉思,她在这具身体上醒过来已经十天了,原身和姐姐出门,连绵下了好几天的雨,一个没看住原身从山坡上滚下来,昏迷高烧了三天。

  所有大夫过来都说救不活了,让姜家准备后事了,谢氏悲痛欲绝,恰逢长子进京赶考,丈夫又在县衙里因着大雨回不来,连消息都通知不到,家里便只剩下一些不知事的女眷。

  但就在某个晚上,姜瑟奇迹般的醒过来了,只是目光呆滞不肯说话。

  谢氏谢天谢地只要女儿能醒过来,痴傻了又能怎么样,大不了养她一辈子。

  姜瑟没有傻,只是心中太过震惊,明明死前的痛苦那么刻骨铭心,明明自己已经嫁了人,却又变成这幅十岁左右的模样,而眼前的陌生人十分关切的搂着她又哭又笑。

  从这之后谢氏便据着她不让她出门。

  姜瑟看着这个小院子,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拔步床,一张书案,几张坐墩长凳,一个曲屏风再无其他。连个能照面都镜子都无。

  姜瑟前世便是京城第一美人,虽对美貌已无甚在意,不过倒是好奇。她这才偷偷跑出去看看,同时也要抚平一下心情。

  这个身体,虽才十岁就有了倾城之姿,容貌太盛不一定是好事,比如这家人就护不住自己。所以谢氏和姜伍才不让她轻易出门的吧。

  前面十天在谢氏和沈嬷嬷的交谈中,她对这个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谢氏的丈夫姜伍祖上考出个秀才来,后代子孙便多多少少都识得几个字,十年前闹饥荒,又与邻国大楚打仗,百姓民不聊生,为混口饭吃,家中有儿郎的纷纷去参了军。

  姜伍识得字,便在官衙做起了登记参军人员的活儿,没有什么本事,不过好在儿子出息,儿子三岁识得千字文,五岁能作诗。姜伍不忍儿子泯然众人矣,送儿子去清远郡最好的书院念书。

  如今过了乡试,进京赶考去了。

  全家都为长子的前程付出了很多,谢氏的嫁妆这些年当的当卖的卖,所剩无几了。所以姐妹俩才想着趁着下雨去采点蘑菇回来。

  只是不小心姜瑟再也没有回来。

  姜锦看着发呆的妹妹,满脸自责,要不是她,妹妹也不会如此,嗯以后不管是谁都不能说自家妹妹是个傻子。

  “锦儿,今日放晴了,估摸着你爹应该也快回来了,见着你爹先好好认个错,都是女儿,事情已经发生了,爹娘只会更疼爱你们。”

  姜锦眼睛有些湿润。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