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三七章 巨人之殇_重生浪潮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毕竟,他这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脚打后脑勺的,实在没工夫应付这些考察学习的。

  不过他作为擎天的总裁,一般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等闲不会要求他亲自作陪。

  并且好的一点,今年明显方辰来擎天大厦的次数多了不少,一些大事情,他就能交给方辰,让方辰亲自拍板了,省下他好大的麻烦,毕竟方辰的能力和在公司的微信,都是他所不能比的。

  以至于,他居然有几天是晚上九点就下班了。

  真是想想都幸福。

  然而此时此刻,方辰虽然还在办公室呢,但却有了几分忙里偷闲的意味,桌子上摆着两盏茶,茶烟弥漫,香气四溢。

  “史总,要是不想喝茶的话,我这什么咖啡,可乐,饮料都有,你只管开口就是了。”

  方辰笑眯眯的打量着面前的史钰柱。

  他跟史钰柱也算是老朋友了,在岭南的时候就打过交道,而且他创办光彩事业促进会的时候,也是史钰柱在泰山会里带头反水,这才让柳传至丢个大脸,让泰山会还没有正儿八经成立,就落个分崩离析的下场,从此烟消云散。

  所以说,上午,史钰柱打电话过来,说要见他,他就立刻把手头的工作给推掉,让史钰柱过来了。

  当然了,在段勇平眼中,大概是他又躲懒了。

  只不过,现在的史钰柱别说跟两三年前,意气风发的时候相比,就是跟去年相比,也苍老颓废了许多。

  1992年,一家知名媒体对燕京、申城、羊城等10大城巿的万名青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

  第一名,比尔.盖茨。第二名,史钰柱。

  当时的史钰柱,可能是全华夏30岁以下青年中最著名的一个。

  然而史钰柱命运的转折点,也在1992年,倒是有颇有点,胜也1992,败也1992,盛极则衰的意味在其中。

  1992年,在事业之巅傲然临风的史钰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当时巨人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亿元、流动资金约数百万元。

  最初的计划是盖38层,大部分自用,并没有搞房地产的设想,结果在各方人马的推进之下,巨人大厦的高度有点收不住了。

  先是香洲方面希望巨人大厦能改到64层,以此来超过羊城,成为全国第一高楼,在成为香洲标志性建筑的同时,为香洲增光添彩。

  然后又有人觉得64层这个数字不好,史钰柱在询问过香江设计单位的意见之后,凑了个整,将其改成了七十层。

  这下彻底奠定了巨人集团的悲剧。

  在当时,盖一座38层的大厦,大概需要资金2亿元,工期为2年,这对巨人集团来说,并非不能承受之重,可是,盖70层的大厦,预算就陡增到了12亿元,工期延长到6年。这不但在资金上缺口巨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