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大军的预备役,当然等到乡兵上阵的时候,几乎已经是战火烧到家门的时候。

  为了保卫家乡,乡兵们自然也都会拼命。

  而且和府兵制不同,得益于大汉流水线式的兵器生产,大汉的士卒是不需要自带兵刃的,一旦他们从军,朝廷会统一发放兵刃,而等到士卒退役之后回到家乡,这些兵刃只要还完好,他们可以直接带着去乡兵之中,这样既可以减少朝廷对乡兵兵刃的供给,又可以避免大量的兵刃,尤其是还可堪用的兵刃流落民间。

  同时在大军集结出征之后,地方上并不会停止招募兵马,新招募的士卒会先集中在地方乡兵的兵营之中进行训练,负责训练他们的正是那些退下来的老兵们。

  这些老兵多数都有临阵杀敌的经验,而因为都是一个地方的缘故,所以新兵之中多多少少都有他们的兄弟子侄,在训练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这些老兵会有藏私或者欺辱新兵的行为。等到下一批老兵再退回来,新兵们自然就会被拉走补充他们的缺口。

  现在大汉北上的军队中已经达到服役年限的士卒追随陛下南还,他们将会返回地方,自然地方上的新兵也会补充进军队。

  这些返回地方的老兵多数都有追随李荩忱北上直入关中甚至北方草原的经历,更有甚者还有当年随着李荩忱入蜀的老卒,忠诚自然是不用说的,因此有他们在地方上,就是李荩忱手中最大的一份保障。

  真的到了不得不为之的时候,李荩忱也不介意动用暴力。杀戮或许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可以让大家都解决不了问题。

  “走,我们回建康府。”李荩忱微笑着说道。

  杨素和王昌急忙跟上。

  他们看着李荩忱的背影,神情之中颇多复杂。这条真龙即将返回暗流涌动的建康府,不知道还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

  燕子矶,并不是一个适合停泊大船的码头。

  或者整个建康府沿岸,因为岸边多山、江流湍急,所以人们也一般不倾向于在这边上岸,更喜欢选择建康府西南的采石矶或者东南的京口。

  不过单纯的只是校阅三军,这见证了南方风起云涌的石头城,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李荩忱来说,石头城也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地方。

  当初他刚刚来到建康府,就是因为石头山上举行的诗会而一鸣惊人,同时也是在那一次诗会上,李荩忱第一次认识了乐昌公主,也认识了徐陵,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存在。

  而之后李荩忱拿下巴蜀、入建康府夸功,也是在这里上岸,最后也是在这里离开,彻底和南陈划清界限,拉开了自己逐鹿天下的帷幕。

  李荩忱崛起的经历离不开石头山和石头城,大汉的国运自然也就跟着牵系于此。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现在最有资格让李荩忱校阅三军的地方。

  李荩忱刚刚回到建康府,甚至连建康府的城门都没有进入,就直接前来石头城。

  江面上,水师的战船已经列阵。

  石头山下,参加北伐的汉军侍卫亲军旗帜林立。

  而顾野王等大汉群臣也都在石头山下等候。

  见到李荩忱过来,他们齐齐躬身:“参见陛下!”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