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2章 农机具_天汉之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一粒一粒播种,传统耧车就不合适了。

  这里的耧车,前面的轮子会转起来,通过链条带动装种子的箱子里的一根轴,通过轴的转动把种子播下去。由于是一次一粒或者几粒,每一次播都隔一断距离,所以称为粒播。

  几个进士在那里转着前轮,看着面由链条带着动,觉得分外新奇。这种结构,还是第一次见呢。现在知道,前面的链条工场产的链条,原来是用在这里。

  在农机具上面装轮子,由这个轮子来带动后面的机器运动,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有了这个发明,农机具的种类一下子丰富起来。而前面的轮子,就称为驱动轮。

  这里的许多农具,都是因为有了驱动轮才能工作的。

  种了之后是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是除草。这里除草的工具,与前面耕地的农具有些类似,是许多种铲子。不同的铲子适用于不同的种植方式,由牛拉着前进,称为中耕除草。

  后面则是各种各样收获机具。

  首先看见的,就是马拉的收割机。这种收割机装了往复式刀片,马拉着前进的时候,刀片来回运动时,把作物切断,同时堆积到一边。它的动力,就是驱动轮。

  在蒸汽机和内燃机被发明之前,发达地区就开始使用马拉收割机了。动力成熟,人们发明了联合收割机,收割部分依然是这种形式。只是相对于有拖拉机提供动力来说,马拉收割机效果不好。不过这个时候地多人少,有了这种机器之后,作物收获时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了。

  前面的农机具,大家一看,就知道工作原理是什么。这台马拉收割机不同,太过复杂,众人看了,如同看到神物一般。几个人围上去,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工作的。

  李汇道:“这种机器,一天可以割多少亩麦子?”

  讲解的韩云道:“一般来说,一天可以收二三十亩地。马壮不壮,地好不好收,会有不同。”

  “我的天,一天二十亩!”李汇听了,不由得叫了出来。转头对别人道:“再能干的人,一天也不过割二亩。一般的人,一天割一亩地的麦子不得了。这一台机器,顶得二十多个人!”

  众人围着机器,议论纷纷。割麦子的时间多么宝贵?如果割得快,不耽误种下一季庄稼,就一年两季了。

  郑刚中问韩云道:“这机器如此好用,卖得好吗?”

  韩云道:“现在只是在营田司下的村庄卖,卖得很好,都要提前来定呢。其他地方,要几家合起来买,不然一家用就太可惜。而且价钱贵,一般农户买不起。”

  郑刚中道:“贵?有多贵?”

  韩云道:“现在一台机器要八十贯,对农户来说太贵了。若是一家出十贯,凑足八户为社,还差不多。”

  郑刚中点了点头。能拿出八十贯的农户有几家?但若出十贯,就容易得多了。

  看完马拉收割机,再看后面的机器,众人有些兴趣索然。

  后面的机器,是收获后处理的。比如打谷机,是一个人踩带动机器,另一个人喂,进行脱粒。如果是稻谷,麦子是脱粒,稻谷是收谷子。比如扬谷机,是脱粒之后,把杂物除掉。比如砻谷机和碾米机,不用再舂米了。

  除此之外,还有牧草打捆机等,是用来收集牧草的。

  看过了这些机器,众人只觉得眼界大开,才知道种地有这么多学问。如果民间广泛使用了这些机器,一个人就不只种三十亩了吧?那个时候,天下会是什么子呢?

  郑刚中起了一会,只觉得不敢想。如果这里的东西推行下去,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