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这种诗我能续二十首!(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女的那样恶狠狠的。

  何况,李季兰的排名在这三个当中是最低的,成为本轮胜者对于慕莲儿的威胁相对小一点。

  就是这陈十一郎不知又在捣什么鬼,跑三楼上去了!

  你就对你家姑娘信心这么足吗?

  倒要看她能拿出什么句子来!

  坐在三楼上的小陈抱着相同的想法,也想“考验”一下李季兰的临场能力:季兰姐姐跟着我“耳濡目染”,总不至于连易丝儿“我歌伊捧衣”还不如吧?

  换小陈上的话,不要说接一句,我直接给你接二十句,你信不?

  刘昭阳的思路是对的,就是要套那些意思差不多诗,比如小陈第一时间就想到恩师孟夫子的那首《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这首诗是当年孟夫子在长安落第之后写给庐山东林的高僧的,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

  光这首诗就直接能接四个版本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这首就说得通啊!

  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只能长久地归隐山林,因为没有钱的话,举步维艰。

  非常现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这样组合,也没毛病。

  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来到长安“北漂”,(发现长安米价这么贵,自己没本事混不下去),只能哭着说我想念我在东林的老师,我!要!回!家!

  寥寥数语,便讲述了一个北漂失败者的故事,告诉大家混长安、洛阳这样的世界一线大城市,是很不容易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这样组合便更好了!

  小时候不努力,长大后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

  情绪递进,感慨深邃!

  而且对偶不求工稳,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这正是《文心雕龙·丽辞》所谓“上下相须,自然成对”,很能表达诗人那种意兴阑珊的萧索模样!

  上下互文,古朴真挚!

  如果不是因为跟王昌龄“极限一换一”,小陈就会让李季兰用这句应对,一下就把刘昭阳比下去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就不行吗?

  当然也行!

  小时候不努力,老去以后,吹着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自然悲伤之上再加悲伤!

  悲伤逆流成河!

  凉风瑟瑟,蝉鸣嘶嘶,本来就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更不要说你特么还“老大年纪、一事无成”了!

  哎呀,这句看起来也是很棒棒的样子,跟上一句一比,还真的不知道哪一句好呢!

  真是幸福的烦恼呀!

  小陈我还真是要佩服自己的头脑灵活,无所不能呀!

  当然,每次当孟夫子的诗派上用场,他在小陈心目中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几分!

  厉害呀!

  不像你自己瞎写两句,附在古人佳句之后,明眼人甚至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是“狗尾续貂”,孟夫子的诗,拿出来和前贤一比,真的是交相辉映,各有千秋!

  毫无违和感呀!

  以前小陈不大能欣赏这种直抒胸臆、白淡如水的诗的妙处。

  就好像画中白描,不加润色。

  但是经过这大半年来的研习,再读起来不但不感到抽象,反而孟夫子的率真就在眼前,他诗风的明朗也能直入心扉!

  哎!

  怎么搞的那时候就光想着听他聊八卦,而没有多花点心思学学他的这些独门绝技呢?

  思绪飘飞之际,李季兰已经登台,演唱了她那个版本的《长歌行》了!

  小陈回过神来听,她唱的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全场寂静!

  小陈更是一呆!

  张大了嘴巴合不起来!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