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9章 唯独小陈蒙在鼓里!!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在下宜城王士源!”绍生坦诚相告,众人算是重新正式引见。

  听他姓王,陈成忽然想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当初绍生约战宣城四秀的时候,双方约定,他要是输了的话,就要改成和四兄弟其中一个人姓——

  问题是,宣城四秀三个人都姓“王”,就算你输了,大概率也还是叫“王士源”!

  你特么还真是立于不败之地啊!

  老王!

  历史上,正是他编纂《孟浩然集》,为之序传,做了大量搜集考订工作,才使得孟浩然的诗文流传后世。集贤院修撰、沛国郡开国公韦滔为《孟浩然集》重新作序时也称赞说:

  此诗若不遇王君,乃十数张故纸耳。然则王君之清鉴,岂减孙蔡而已哉?

  认为他的功劳,不小于孙楚和蔡邕。(我猜测是这两个人)

  当然,绍生或者说王士源本人,也是一个爱山水、深鉴文理的世外高人,韦滔要找他道集贤院上班,他也不干。

  后人往往忽视了这些做编纂工作的功臣——

  同等级的王之涣,传世诗作只有五首;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不到五十首;

  如果没有王士源,那孟浩然就要和他们陷入相同的窘境了。

  毕竟,哪怕是二弟孟洗然给他编纂的诗集,后世同样也失传了……

  ……

  江南诗会以一种奇异的结局落下了帷幕。

  陈成问绍生后面的打算,对方说自然是“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了!浮名,仕途,对他都没有什么吸引力。孟氏诗集其他缺失的部分,也是时候让正牌弟子花一花心思了,毕竟基本上已经把宅男难得出门时的那些诗作都收集得差不多了。

  现在就等着,陈成将手稿与他搜集的佚诗编纂到一起,出版“全集”时,他购入珍藏了。

  “放心!不管你游到了哪一处!陈苌快递,使命必达!”陈成保证会给他样刊,还给他发作为编辑之一的“稿费”。

  “那感情好啊!”王士源大笑。

  “我感觉,”陈成皱着眉头:“我从一开始,就被人耍了!”

  “哦?”

  “你是不是早就认识驾部张郎中?”陈成说的是张愿。

  “何出此言呢?”王士源微笑。

  香炉之前作的“闻表哥新作‘耶溪诗’有感”,分明就是孟夫子写给张愿的“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这种私下里的诗,没理由绍生也能搞到啊!

  那解释只能是绍生是从张愿那里获得的!

  张愿从一开始就知道,绍生根本就不是孟夫子的徒弟!

  他给绍生钱,又给自己钱,让两个人各地争斗,好好博取了一番宣城、金陵、扬州、杭州……各地才子的眼球!

  孟浩然的名声和威望,也因为这俩“真假弟子”之争,愈发被抬高了!

  对他诗作的讨论,比其人尚在人世的时候,还要更加热闹!

  王士源大笑,说:这个你只能去问张郎中本人了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