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选秀节目助力直通“诗士”!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味的侧面烘托,也就是食客心得出来了:

  客人吃了一口下去,目眩神迷,陶醉无比,一口接着一口,根本挺不下来!

  吃完之后呢?唇齿留香,柔滑的触感仿佛还回味在口腔之中。(这点倒不是虚言,陈成到现在嘴里还在泛苦味,可谓“澹仍芬”。)

  进行到这一环节,选秀已经成功了一半,可还有一半呢?

  比惨。

  选秀节目最后都要比惨,父母离异,外公仙逝,身残志坚等等等等。

  也不要总吐槽总这么来很老套,其实这个环节就是为了寻找感情上的共鸣,而选手们为了和观众们拉近距离,比较倾向用比惨诉苦的形式。(毕竟你说自己很幸福会引起别人嫉妒。)

  陈成也不例外,光是为米线写米线,总还是落入下乘,最后收尾的一句,必须要将米粉和人联系起来。

  坦白说,陈成这句“陈生嗦粉已成癖”和黄峻的“一顿不嗦想得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显得有些滑稽。

  差别在于,陈成的桂林米粉,是别人请他吃的。

  于是,一根根细腻洁白的米粉就成了联系的纽带,将东道主“始安七少”和外地来客“陈姓少年”联系到一起。

  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坐下来共同嗦一顿粉,比起狂饮一坛酒,还要能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传递出一种融洽、温馨、真挚的氛围!

  始安七少看完,都要疑惑自己几个人是不是已经和陈成握手言和,结成一个同盟了!

  整首诗看下来,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比喻恰当,条理分明,可谓是一首面面俱到的完成度很高的作品。

  真要说这诗写得好吗?也不是。

  可是这诗遵循一套完整的创作理念,借鉴了前人成熟的创作套路,最终成品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如果说黄峻的桂林米粉诗,可以看做是“形式”入了律诗的门的话,那陈成这首诗在“形式”、“条理”和“表达手法”上都可以算窥得门径了。

  这也是他可以随口说一个诗题的原因,不管写什么,只要按照上面说的“自报家门”、“正面描绘”、“侧面烘托”、“情感共鸣”的流程来一遍,这诗都能写得出来!

  而且能混一个及格分!

  这便是陈成这个“功利”的诗歌创作者总结出来的“万能律诗模板”。

  比起黄峻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哪里写哪里,无头苍蝇似的杂乱无章,陈成已经手握了一张“直通”的门票了。

  “孰优孰劣,还需多言吗?”陈成信心满满,傲然一笑。

  黄峻看着对方的作品,愁云惨淡,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说出话来。

  被“始安七少”连番挤兑,现在对比了对方的诗作之后,发现所言不虚。

  自己刚觉得寻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体裁,沾沾自喜,现在一看,仍然是一场泡影。

  难道,我天生就注定写不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