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五、段祺瑞下野后的北洋残景_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真的要对民众开枪,但那些过于紧张的卫兵们却把“朝天开枪”的命令当成了“平射”的杀戮,这在人情汹涌的场合下,是偶然,也是必然。不可否认的是,对着赤手空拳的民众开枪,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极其混账的行为,而段祺瑞的执政府应对民众运动的危机管理能力实在是太有提高的必要和空间了。

  据事后的统计,“三一八惨案”中共死难47人,伤200多人,被鲁迅先生纪念的刘和珍君,这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小女生,便与那些无辜而又激进的同伴们死于这场惨案之中。当年的刘和珍,还没有满22岁……呜呼哀哉,谁之过?

  鲜为人知的是,段祺瑞在得知民众前来执政府门口抗议时,曾对身边的人发怒道:“这群土匪学生!”但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大批学生之后,他立刻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随即,段祺瑞赶到现场并面对死者长跪不起。

  在血案发生后,举国震惊,各种愤激的舆论几乎如排山倒海般向段祺瑞执政府涌来,段执政自知理屈,随后下令对死难者进行抚恤,而代理国务总理贾德耀也因此引咎辞职。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北京政府指责悲剧的产生是因为背后有人鼓唆。无可讳言的是,在民国的学运和工运等民众运动中,暗中挑动的各派“坏人”固然有之,但大部分年轻人的爱国义愤却是真真切切的。可叹的是,世间有多少因爱生恨的人生悲剧,便有多少因爱国而误国的悲情历史,类似的运动和惨案,之前有之,后面更有许多。

  惨案的发生与战局的变化,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着奉直联军的步步逼近,段祺瑞的手下却试图拉拢原属皖系吴光新旧部的唐之道师里应外合,与奉军一起将城中的国民军赶出去。段派人马的异动立刻引起了国民军京畿警备司令鹿钟麟的警觉,他们在4月9日率先包围了段府,以示警告,而段祺瑞则在受到威胁后暂往东交民巷桂乐第大楼躲避。两日后,鹿钟麟将前总统曹锟释放,并试图以此拉拢吴佩孚共同对付奉系,但此举被吴佩孚断然拒绝。13日,国民军退出北京,撤往南口,而奉军、直鲁联军、吴军相继进入京城。段祺瑞也随后返回执政府并宣布复职。

  但是,吴佩孚此刻已经不允许段祺瑞继续做执政,而奉系也对老段没了兴趣。4月20日,段祺瑞在命胡惟德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执政职权后宣布下野,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下野了。当天下午,在直鲁联军的“礼送”下,段祺瑞和安福系的一彪人马如梁鸿志、曾毓隽、许世英及其亲信部属吴光新、曲同丰等人离开北京,永远的告别了民国的政治舞台。

  在车过廊坊的时候,段祺瑞命列车停留十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