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八章 吃一堑长一智_1725_韩警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港和澳门的地缘优势,觉得上司让自己这些驻南非的人搞中国的情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不过现在确实是一个关键时刻,上司的指令有一定道理。

  他想了想,点上支烟:“伙计,中国要建一座漂亮的大使馆,这个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为了明年的预算,必须做点什么。”

  韦斯特耸耸肩,一脸无奈地说:“哈特,我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但现在的中国不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中国。他们有钱,有大把大把的钞票,他们足够资源自己来,不假手于人,对工程建设的保密性要求极高,技术人员、工人、建筑材料全部来自中国。”

  各国使领馆都是获取情报的场所,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监听他国使领馆通讯、跟踪监视甚至策反他国外交官也是国际情报界公开的秘密。

  现在国际形势没二十年前那么紧张,在美苏冷战时期,两国曾为使馆的窃听与反窃听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交锋。

  当时,美国驻前苏联的大使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在施工过程中,苏联特工安装了大量窃听器,使美国大使馆成了世界上窃听器最多的一个使馆。

  时任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约见前苏联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曾直言不讳地说美国驻前苏联大使被怀疑得了白血病,很可能与大使馆周围的电磁波辐射有关。由于窃听设备、密码破译设备、通讯干扰设备等都是靠电磁波工作的,如果把美国大使的病情公之于众,对前苏联而言恐怕是个丑闻。基于这种情况,莫斯科能不能停止针对美国使馆的电磁辐射?

  多勃雷宁立即还击,他告诉基辛格,多年来他本人一直受到喉部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折磨,前苏联医生多次告诫他应该远离电磁环境。苏联大使的意思很清楚,美国对前苏联使馆也做了同样的事。

  不仅是处于敌对或冷战的双方,甚至联合国代表团也发生过窃听事件。

  联大代表在开会和表决的时候,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本国外交部授权的。当代表在走廊里打电话、接受指令时,他的通话过程就被窃听了。在代表走入会场发言之前,窃听方就已经知道他的观点和立场。

  因为走廊里不安全,后来代表们就跑去公园里打电话。

  但现在窃听技术越来越发达,只要站定在一个位置,无论是公园还是走廊,都有办法窃听到。于是外交官们打电话的时候就不停地走来走去,成了联合国大会上的奇景之一。

  什么时候才是安装窃听设备的最佳时机,不就是使馆建造期间吗?

  作为一个情报主管,哈特真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紧盯着老伙计极为夸张地说:“亲爱的韦斯特,想想办法,我知道你的本事,看在上帝的份上。”

  工地就在那儿,不是没试过,每次都功败垂成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