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八章:帝京篇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不知所措的家仆。

  ……

  朱庆来压低声音,“牛兄可读懂其吟诵之文?”

  “吟诵太快了,吾跟不上!”

  牛锡介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眯着眼睛,注视着尚在楼梯口的司匡,沉吟,“临淄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人?为何我从来没听说过。”

  “我貌似知道这人是谁了。”单晓辉目光炯炯,想起来一件事。

  “请单兄明言!”

  单晓辉闭上眼睛,淡淡地说道:“诸君可还记得一己之力,压服诸子百家年青一代之人?”

  朱庆来心脏一颤,失声,“啊!这人是那个小子?”

  “应该……”单晓辉睁开双眸,视线复杂,劝说,“诸君,赶紧离开这里吧。若是被盯上了,吾等日后,恐怕会很麻烦。”

  朱庆来恶狠狠地瞪了司匡一眼,“吾等皆为孝廉,此人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去了长安之后,他能奈我何?”

  “呵,汝真的这么想?”单晓辉忽然笑了。

  他第一次觉得,这群人,不值得结交,哪怕是乡党。

  牛锡介尴尬地笑着,打和场,“单兄息怒,刚才朱兄所言,有何不对吗?”

  单晓辉冷笑,摇了摇头。

  猛地摔了一下衣袖,转身,背对着众人。

  沉声:

  “刚才之赋,开始的内容,确在提醒陛下警惕危难,然而后面,却是在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

  “若是此文到了陛下手中……此人,恐怕可与读书三年,就被重用的东方朔相比。”

  “孝廉?呵,一群预备官吏罢了!其若去长安,一年之内,连胜三次,亦指日可待。”

  “恕在下直言,吾等在郎中排名末尾的家伙,惹不起他!”

  说完。

  不等众人挽留,单晓辉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留下的几个孝廉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

  台下,楼梯旁

  “没想到,贤弟竟然有为官之意,此忙,我儒家必帮。”孔武整理齐衣冠笑着迎了上来,“敢问此赋何名?”

  “《帝京篇》!”司匡微微一笑,拱手,坦荡回答。

  随后,又对袁丁挥了挥手,示意赶紧去准备自己交代的东西。

  大庭广众之下,不方便动手。

  有些事,需要悄悄地来。

  邱汉婴弯着腰,谄媚地侍奉在孔武身边。

  跟随着头头的表现,沉声感叹,“好一首《帝京篇》,看来阁下想做官,执政一方啊。此赋与《子虚赋》、《上林赋》相比,虽简略却含大意,呈交陛下,定会被陛下赏识的。”

  “邱公谬赞了。吾虽想出仕,但绝不希望凭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要做官,也应该以男儿的方式!”

  “此法被天下人认可,何来投机取巧?何为男儿?”

  司匡笑着,指了指河西走廊的方向,出口成章,反问,“男儿何不带燕剑,收取齐地七十县?”

  邱汉婴心脏像是被东西揪了似的,目光如炬,“公欲从军?!”

  “然也!”

  娇柔之声,从一侧响起,“好一个男儿出仕之法!今日之事传扬之后,未来数年,我大汉欲出仕者,恐怕要在选择上掂量几分了。”

  看热闹的人群,见猜灯谜已经结束,无瓜可吃,纷纷离去。

  而高武,也领着人,灰溜溜地离开,丝毫没有注意,已经被人盯上了。

  白子衿领着丫鬟,穿过人群,笑面如靥,走了过来。

  “刚才多谢姑娘仗义执言了。”司匡淡淡地点点头,拱手作揖,“敢问阁下是?”

  “惸侯妻妹,太原白氏,白子衿!”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