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提醒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汝可以借鉴周亚夫。”

  “汝只雇佣流民建房,并不赠房,便是一个合格的低调行径。”

  “哪怕流民再苦再累,再可怜,作为臣子,没有得到陛下的命令,也只能心怀怜悯,却不能实际为之付出。”

  “流民,感激的人应该是陛下,而不是汝!”

  “民心这两个字,并不适应所有人……尤其是官吏、诸侯!”

  “之前,汝仅仅是一介平民,这件事也就这么算了,此后,多加注意!”

  司匡打了一个寒颤,下意识询问,“下官刚才若言赠送……下场会是……”

  张汤没有多说话。

  而是眼睛眯成了一条只有铜钱厚度的缝,寒芒乍现。

  抬起右手,用手刀,轻轻地抹了抹干净的脖颈。

  “呼!多谢张公提醒!下官谨记!”

  司匡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端起酒杯,敬酒,独自饮用。

  这已经是第二次被人提醒了。

  虽然第一次提醒之后,自己已经让临淄太常派人入驻。

  但所收获的民心,实际上都是被诸侯王分去。

  这不是皇帝希望看到的。

  分民心者,只能是大汉皇帝!

  其他人要民心干什么?

  难不成想造反?

  司匡浑身颤栗。

  再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酒水,双眸化成一条直线,凝视张汤,沉声,“敢问张公,下官接下来,应该怎么做?难不成驱散流民?”

  “万万不可!”张汤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若提驱散,流民必定暴动!这不是陛下希望看见的!”

  “那应如何?”

  “毋急!吾既然来了,就一定为汝解决这个问题!”

  张汤起身。

  亲自拿着帛书,走出案几,转送到司匡手里。

  “这是大农令亲自书写,陛下验收之后,亲自盖印的帛书!”

  “吾出发之前,陛下已经让大农令郑当时全权负责赈济流民的事情了。”

  “以其办事速度,相信,不日便会有物资送到齐国,供流民分用。”

  “本来呢,负责的人应该是临淄大农丞,考虑到汝这里聚集流民数量之多,影响之广,便由汝负责稷下附近的赈济任务。”

  司匡接过这份诏令,打量着上面的内容。

  ……

  黄河决口后,下游地区灾民遍布。

  陛下体恤百姓,特准许国库拨款,安抚灾民。

  各郡县负责赈济灾民官员,严格统计流民人数,登籍在册,收到赈济文书后,按照受灾情况,三日内制定救援物资需求之数量。

  制定完毕,送于长安核对!

  与之同时,可开仓廪,先行赈济,之后,将所用数目,详细告知长安派遣之计吏。

  若有趁机贪污者,一经查出,夷灭三族!

  ……

  这份布帛的左下角,分别写着刘彻、郑当时的名字。

  且,在二人名字上,分别用赤红的朱砂,印着传国玉玺的大印、大农令的专属大印。

  ……

  突然,司匡咧嘴,笑了,抬头,朗声,“下官,一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