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来自公羊的挑战者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年忍俊不禁,看着台上的孔武,突然拍着手,哈哈大笑,赞叹,“孔子威,汝弟还挺有趣。竟想传吾儒家之术。”

  “让公见笑了。”孔武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点点头。

  孔安国:“???”

  褚大莞尔一笑,轻声,挥挥手,

  “安国,退下吧,今日在场诸生心中不服者、不信者甚多。他们可都想开开眼,见识一下司匡司公的儒学造诣呢。汝在此,只会坏了司匡贤弟之名誉。”

  孔安国瞥了一眼少年,沉默了。

  正如褚大所说,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稷下之战的见证者。

  他们对《大学之道》作者,持有严重怀疑的态度:一个非儒的人,凭什么创出连顶尖大儒都自愧不如的文章?

  如今的司匡,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足够让天下儒生见识自己实力的平台。

  按理说,有人进行出头挑战,给司匡提供机会,孔安国支持还来不及呢。

  只是,他现在顾虑的是,让一个尚未加冠的小子来挑战,未免……显得儒家太不厚道了。

  赢了,让人说欺负后辈怎么办?

  岂不是还得不到承认?

  孔安国扭头,盯着褚大,指着少年,诘问,“褚师兄,此子便是今日挑战之人?”

  “嗯。”褚大点头。

  “此人太年轻了……怕是连儒学都没参透吧?”

  司匡言笑晏晏。

  迈着轻盈的步伐,踩着红色台阶,走下去,拍了拍孔安国的肩膀,笑嘻嘻的,“子国,君靠边吧,此人够格了。”

  “汝认识他?”

  “虽未见过,但听闻已久了,并且,汝虽未去过长安,但也应该知其名。”

  “嗯?”

  孔安国眉头一低。

  转身,重新上下打量少年。

  这个年龄能当自己儿子的小子,竟然够格……

  又是长安之人……

  等等!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名,脚心忽然窜上一股凉气,直袭大脑。

  轻视之心荡然无存。

  直接拱手,用上敬语。

  “君难道是董子门下公羊大儒之一,奉旨学习《春秋》的吾丘寿王?”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吾丘寿王面无表情,拱手回礼。

  “呼!”

  孔安国长呼一口气。

  既然是大儒,他就没办法了。

  《尚书》学派分为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两种。

  他虽然跟随伏生学习了今文尚书,但实际上,他主要精力集中在古文尚书上,即鲁王从孔府墙壁里得到的那份。

  古文尚书问世太短,放眼整个大汉,研究时间最长的就是他自己。

  因此,《尚书》学派中的古文派,别说是宗师,就连大儒也没有。

  孔安国无奈,耸耸肩,提醒了司匡一句,便转身退到了一旁。

  “刚才孔子国已经为吾介绍了,吾不再重复了。”

  吾丘寿王放下双手,面色阴沉。

  数月之前,他听闻师兄褚大输给了一个籍籍无名之徒时,惊的下巴都快掉了,那时,他心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