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最后的准备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卫青授意下,

  司匡目光落在了刚刚撰写的文书上。

  从右上方起读。

  文书的内容很简单。

  精简概括后,就三件事。

  第一:拨三千铁骑。

  第二:赵破奴以校尉身份跟随。

  第三:册封东讨校尉的任命。

  第一、第三被司匡给自动忽略了。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第二条。

  赵破奴!

  汉武时期,将星璀璨,人数众多,但都抵不过被日月光辉遮盖的命运。

  在大汉双璧地影响下,能够统兵数万人的将领都显得黯淡无光。

  汉武后期,自卫霍死后,能够领兵过万的将领可不多,赵破奴算得上一个。

  虽然他被以逸待劳的儿单于活捉,但依旧掩盖不了能力。

  卫老大竟派这么一号人跟着自己……

  是宠爱还是监视?

  见司匡盯着帛书沉默了老半天。

  卫青抿嘴笑道:

  “汝不要小看破奴,其早年在匈奴流浪,对匈奴的理解,大汉无人可比。”

  “其对匈奴的掌控,配上汝出击匈奴之策略。二者合一,不胜都难!”

  司匡抬头,眸清目澈,道:

  “卫公,提到对匈奴之地的理解……属下还想起来一件事,希望公进攻单于庭时,留意一番。”

  “何事?”

  “属下接到线报,八年前出使大月氏的张骞,被匈奴人扣押!”

  “八年间,张公不屈不挠,未曾投降,如今,应该在单于庭某地放羊。”

  卫青瞳孔如豆,惊呼,

  “张子文未死犹在?”

  当初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他还专门陪同刘彻去长安西门送别。

  一去八年,连个信儿都没有。

  不只是刘彻,就连自己,都一度以为其已经不幸殉国。

  如今司匡竟言其未死犹存。

  这让卫青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这个消息传到代郡、雁门、云中那三个将领耳中。

  这三人非得疯狂不可。

  恐怕战争会提前数日打响。

  张骞生于汉中郡,是关内之人,往大了说,是这三个将领的关内乡党。

  乡党一体,这是自古以来的共识。

  大汉出了一个威武不能屈的典范,还是自己地盘的人,他们能不尽力搭救吗?

  “卫公,张公在匈奴受苦八年。如今大汉出击,吾侪理应将其接回!”

  “嗯!这件事吾会向骁骑将军、骑将军、轻车将军说的。放心吧!”

  “如此,属下就放心了。”

  司匡呼出一口浊气。

  在怀里摸索一阵子,又拿出来一块帛书。

  双手捧着,递给卫青。

  又道:“卫公,此乃对付匈奴之武器,因其需百炼钢之技术才能锻造,卑职并无成品,”

  “匡恐出击匈奴时,不幸战死,特留下此物,以待后人制作。”

  “哦,对了。”

  司匡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顿了顿,补充道:

  “稷下学里留守之流民,已经开始探索精钢锻造技术。若卑职战死,请将军照顾他们。五年内,精钢必成!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