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九章:赵武灵王惶恐之地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在济水北方,黄河与薄洛之水之间,齐之北,燕之南,山东南,晋之东无国家存在?”

  “大好河山,空旷平野、膏臾之地,为何无国家占据?”

  衡胡气的面目肿胀,脸色血红,大脑供血疯狂。

  这句话他不敢接。

  他无法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正如司匡所言,这块地方,没有国家存在的记录。

  且一直没有国家侵占!

  “若如君所言,吾有几点不明之处,还望指教!!”

  衡胡咬着牙,依次伸出了三根指。

  “其一,鄚国成立,必定朝觐周王室,不然,其土从何而来?”

  “其二,为何周王室能够允许鄚国存在几百年?”

  “其三,为何平王不是先带人平定鄚国,反而先迁都洛邑!”

  衡胡拱手,不再称呼司公,高声道:“请君解释!”

  这种涉及孔子做法和春秋礼法的问题,儒士不能退缩!

  孔父希望诸侯重礼尊王室,而王室却乱礼节于天下!

  一旦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他受到的教育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观将会完全崩塌。

  多年凝聚的儒生之心,将会彻底崩溃。

  衡胡今日必须为儒家而战!

  为道义而战!

  为本心……

  司匡突然一笑,道:“衡兄,看来吾二人今日非要辩论一场不可啦!”

  衡胡伸出左手,意志坚定,吐出一个字,“请!”

  “好!三点质疑,今日吾一一接下!”

  司匡用力拍了一下大腿,一身豪迈气势直冲云霄。

  想要让衡胡明白,必须要从儒家的经典入加以质问和解释。

  所以司匡锁定了一个认可程度,仅次于《春秋》的史书——《国语》。

  没有废话,直接开篇点题,司匡背诵道:“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此《国语·郑语》之言!”

  “可是,根据史册记载,恐祸灾加于身之郑桓公,竟于犬戎破镐京之战身亡。”

  司匡得意地笑了笑。

  “小弟不才,很是好奇。为何怕死的郑桓公竟然死战镐京?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疯狂?”

  衡胡端正而坐,得意之色骤然出现。

  高呼,声音嘹亮,传遍四野,“此乃义也!郑桓公为周幽王司徒,自当以大义为重!此乃臣子之义!宗族之义!为我儒家传承大道之一!”

  “呵呵?义?”司匡不屑的撇嘴,“若是我没记错,在周幽王宫湦九年,郑桓公东迁族人以及财产。若是为了义,为何还要迁移?为何不与周王室共患难?”

  周幽王一共在位就十来年,这宫湦九年距离他死亡,也就两年罢了。

  这个时候把宗族迁移,还要声称为了大义?

  骗谁呢!

  哪个身兼大义的人会把自己的宗族迁移到其他的地方?

  衡胡一时语塞,慌忙之解释道:“这……恐怕……恐怕郑桓公别有用意!诸侯治国之能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