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七章:以工制工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很好!”

  郑当时笑着拍拍手。

  任氏还挺识相的,知道赶时间,没有任何拖沓。

  “贤弟,汝安排吧。为兄亦竭尽全力,配合汝行事。”

  司匡点头微笑感谢。

  顺势从一旁书架抽出一卷崭新的白棕色竹简。

  铺好后,提笔蘸墨,问道:

  “诸君可知栎阳之地,民户之数?”

  任安愣住了,摇摇头。

  这种绝密数据,岂是他一个商贾舍人能打听到的?

  反而是郑当时陷入了沉思。

  “本官记得,去岁栎阳缴纳丁税者十八万六千三百一十八人,再算上年龄不够以及年龄已足者,大约有七万户吧。”

  任安突然点点头,“任少爷也估计曲辕犁的销售量在七万架左右。”

  司匡右手捏笔挥动,犀利的目光凝聚在竹简上,记录数据。

  “栎阳之地人口众多,亩数广大,若不及时用曲辕犁耕耘,除去虫卵,一旦八月爆发螟虫之灾,灾难延伸之后,恐威胁帝城长安。”

  “如今阻拦势力,除栎阳三老,恐存一些守旧者,当然,亦会有某些私人工匠。吾侪要做的,便是把这三股势力彻底拧碎!”

  “唰!”

  笔走龙蛇。

  私人工匠四个字落在竹简上。

  “郑公,工匠这方面,希望大农署可以去同少府交涉。”

  天下百工,受制于少府。

  “这个好说,君直言吾要怎么做?”

  “以工制工!”司匡抬头,目光铮然,“只要为工匠提供一份工作,阻拦自然不攻而破!”

  郑当时沉默几秒钟,“栎阳之地工匠存数千人,大汉各地徭役趋于饱和,吾去哪里安排这么多人?”

  “嘭!”

  司匡突然把毛笔排在案几上,一字一顿,提醒,

  “治河工程!”

  在郑当时迟疑之时,他接着补充道:

  “吾为陛下设计治理黄河的庞大工程中,在栎阳附近存在一个呼应型工程!陛下听从百官建议,派遣主爵都尉南下,而忽略了此工程!”

  司匡边说,边从怀里拿出来一份地图--一份贯穿大汉的水系地图!

  走到郑当时身边,铺开,指着郑国渠的位置,高声,

  “以此为基础,在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其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此工程一旦完成,可在关中塑造万顷良田!”

  “匡算过了,此工程需要工匠数千、徭役八千余,耗时一至二载,可成万世之功!恰逢栎阳部分工匠暗中反对曲辕犁,不如,令其皆去修渠!”

  郑当时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地图。

  双拳紧握,一言不发。

  “大农令只需把提议告知于少府,不出三日,少府卿便会给予回复!至于钱财……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应天子,此地一旦形成,除农田之外,还可形成数千亩池泽,匡认为,不需要国库出一分钱,资金,可全走少府!”

  见郑当时还在犹豫,司匡趁机再伏在其耳畔嘀咕,

  “至于人力,匡从匈奴回来,可是俘虏了数千匈奴人。匈奴人掠我大汉几十年,也该付出代价了。大农令联合少府卿,同太常交涉成功后,让这群人来栎阳修沟渠,少府费用支出将大大减少,只管饭即可!”

  让俘虏修工程的效果,二战结束后,北边的老毛子已经拿鬼子体验过了。

  爽得很!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