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七章:炸锅的长安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抚下来,“依老朽看,大汉文坛今日怕是要变天了!”

  董仲舒眯着眼睛,站起来,双手交叉,插在袖子里,低沉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

  “子都觉得,刘安会输?”

  “这倒不至于。”

  胡毋生笑呵呵地摇摇头,

  “昔年,刘安于封地邾县修建孔庙,招揽天下有才之人,意图打造淮南稷下。伏生、申公、欧阳生……我儒家诸多同僚,皆往来其间,称赞频频。其对儒家综合之了解,怕不亚于你我二人,甚恐胜之。其对百家各家学派之理解,大汉第一!”

  这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可不敢忘记当初的遭遇。

  建元二年,刘安献《淮南鸿烈》于朝廷,其内容涉及之广,大道之深,震动了整个长安。

  一篇著作,竟涉及《管子》《老子》、《文子》、《庄子》、《列子》……百家学问。

  一时间百家纷纷惶恐,生怕被杂家取而代之。

  上一个做到这一点的人,乃搅动战国风云的诸子吕不韦。

  《淮南鸿烈》成书,刘安已堪称诸子式的人物,待其死后,怕不是会被称为淮南子。

  这是诸吕之乱后,大汉第一个能问鼎诸子高度的人。

  哪怕是董仲舒,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学问研究上,需避之锋芒。

  大汉综合性学霸,斯如是。

  胡毋生语气停顿片刻,接着道:

  “刘安虽强,然匡人,出身乡野,一身所学,囊括诸子百家,又因不属于诸子百家,思维不凝滞于一家一派。”

  “纵观其发迹,所用手法、所提思想,虽不偏向任何一家,然效果,亦不亚于任何一家。”

  “子都变天之意?”

  胡毋生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

  “今日之战,愿为二虎相争,倾其力而不得其获。否则,我儒家危矣!”

  虽然他年纪大了,脑子不灵光了,但是不傻。

  两个通晓百家的人物如果联合了,用脚后跟估摸都能猜到结局。

  董仲舒皱眉,惆怅的打开房门,接过门外弟子送过来的邀请帛书,转头对书房内的众人道:

  “今日,百家齐聚翁主府时,那个小子……怕是要选位置了。百家不会放任一个足以撼动刘安地位的人游离于外,包括我儒家!”

  胡毋生在段仲地搀扶着,站了起来,颤巍巍地走到董仲舒身边。

  手搭在其肩膀上,捏了捏,

  “走吧!去会一会杂家这位老友,以及打乱长安文坛稳定秩序的稷下侯。天下如今以我公羊儒家为尊,别让其他家先去了,抢夺我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善!”

  ……

  半个时辰后,邀战见证的帛书皆送到了各家手中。

  各家领袖读完后的表情一模一样

  --目瞪口呆。

  继而,消息犹如一枚投入大海的核弹,“轰”的一声,掀起万米巨浪。

  整个长安的文化界炸锅了!

  学阀们沸腾了!

  竟然有人妄图挑战杂家领袖……

  自大汉开国以来,这是第一次吧?

  哪怕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都是在刘安待在淮南国的时候,悄悄进行的。

  一时间,有名有姓的知识分子,甭管得没得到邀请,皆向淮南翁主府靠近。

  史诗级的场面,岂能错过?

  放在现代,场面的热闹程度,不亚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不到一个时辰,整个长安的文化界便炸了锅!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