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九章:屈原死前--儒、道之争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仲舒沉闷的表情上多了一抹凝重,双手紧握衣角,扭头,看着依旧平淡无波的胡毋生:

  “子都,你感觉到了吗?”

  “嗯。”

  胡毋生深邃的目光落在了司匡身上,挑几下略微发白的眉毛,满是皱纹的嘴唇颤动几分,评价道:

  “此子身上之气势,让我想起来一个人……”

  段仲端着水:“师尊指的是何人?”

  胡毋生喉咙发音低沉许多,一字一顿:

  “鲁诗学派……已故宗师申培公!”

  他这个答案,也是董仲舒刚才想说的。

  申培公何人?

  荀况弟子之一,韩非、李斯之师弟,不仅是儒家鲁诗学派的开创者,更是谷梁派文景二帝时期的巅峰人物之一!

  其在建元六年,去世。

  同年,公羊学派在董仲舒带领下,完成了对谷梁学派的全面狙击。

  申培不倒,谷梁不败。这是儒家各派公认的事情。

  如今司匡身上的气势竟然无限逼近申培公……这让公羊领袖们不淡定了!

  气势汹汹不会骗人。

  正如屠猪杀狗者身上气势接近杀戮、为政者身上怀有压迫感、农民身上带有一丝呆萌的朴素……

  他奶奶的。

  谷梁好不容易没落了,怎么还有人怀有谷梁气势?

  刘安感受着熟悉的气势,脸色亦陡然一变,轻蔑之心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忌惮。

  他曾与申培交流,很清楚其能力。

  如果司匡真的有宛如谷梁宗师的能力,今天这场邀战结果,还真不好说。

  要说全场最高兴的人,莫过于万石君之子石庆了。

  他作为谷梁在长安尚存的战斗力,最害怕的莫过于百年之后,学派后继无人!

  石头激动的脸色通红,挥舞着拳头,心中疯狂咆哮:

  “此子,我谷梁可纳之!”

  ……

  司匡没有闲工夫看其他人,此时注意力皆放在刘安身上。

  杂家大成,意味着百家之学大成,一切融会贯通。

  即便淮南小山不在,淮南王失去了左膀右臂,但其本身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对付杂家大成者,唯有用其他大成之人的能力!

  要说谁能撼动《淮南鸿烈》的地位,莫过于一百年后,楚地那位刘室宗亲编纂的《别录》!

  为撰此书,作者整理编订大汉未央宫天禄阁内收藏图书六百零三家,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将之划分为六大部类、三十八种,类之前有类序,部之后有部序,正式开创中国目录学!

  趁编写《别录》之机,这位作者没有闲着,顺手领着人修订、校正另外两部书:《楚辞》、《战国策》,又给他儿子留下充足的资料,协助《山海经》成书。

  此人正是刘安之后,西汉最后一位文坛顶峰,人形百度百科

  --刘向!

  司匡微微一顿,不卑不亢,起身,先声夺人,抢夺先机:

  “听闻大王于建元二年,献书之际,得陛下作文之诏令,为屈原文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